這段時間,我國北方一些地區處于秋季花粉季,易導致部分人群過敏。容易引發過敏的秋季花粉種類有哪些?需要采取什么措施提前防范?記者采訪了有關專家。
○容易引發過敏的秋季花粉有哪些?
秋意漸濃,北方一些地區花粉濃度持續保持高位。秋季花粉主要來自各類草本植物,主要過敏原包括蒿屬、葎草屬、豚草屬、藜科、莧科、禾本科等植物的致敏花粉。
北京市園林綠化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趙世偉介紹,這些植物的花一般并不醒目,但花粉數量龐大。據統計,一棵成年的豚草能產生超過1億粒花粉,一棵葎草、蒿草產生的花粉數量也十分驚人。而且,由于花粉很輕,在空氣擾動和強風帶動下,花粉可以飛到很遠的地方。
蒿屬植物生命力旺盛,在北方一些地區有分布。據了解,今年北方地區普遍雨水豐沛,良好的水汽條件加速了蒿屬等植物的生長,各類致敏花粉濃度較高。
“造成秋季過敏的除了花粉,還有霉菌等真菌的孢子。北方地區雨季空氣濕度大,很多真菌快速生長并散發出孢子。易過敏人群接觸了這些孢子,也容易過敏。”趙世偉說。
○花粉過敏人群如何做好防范措施?
專家介紹,花粉在晴天的上午10點到下午5點濃度較高,尤其在微風天氣,更易飄浮在空氣中。建議易過敏人群及時關注花粉濃度預報,盡量選擇清晨或雨后外出,避開高風險時段和區域,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變態(過敏)反應科主治醫師李論介紹,過敏人群外出時要做好防護,佩戴醫用口罩或花粉防護口罩能夠阻擋大部分花粉顆粒,配合防護眼鏡可減少結膜炎的發生;長袖衣物、帽子也能減少花粉與皮膚的直接接觸。回家后應立即更換衣物,并用生理鹽水沖洗鼻腔,可清洗出鼻內過敏原和炎性分泌物,減輕鼻黏膜水腫。家中可使用空氣凈化器或新風系統,降低室內花粉濃度。
如果僅靠預防措施仍不能有效控制癥狀,就需要藥物治療。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變態(過敏)反應科主任醫師尹佳建議,過敏人群為降低過敏反應的發生強度,可進行預防用藥。預防用藥的周期應覆蓋整個花粉季,一般需要等花粉季結束一段時間再停藥。對于哮喘患者,應規范應用吸入糖皮質激素、支氣管擴張劑,有效降低哮喘急性發作風險,隨身攜帶、臨時吸入也可緩解突發喘息和呼吸困難。
“對于一些過敏呈進行性加重的患者可考慮進行脫敏治療。一般經過半年到一年的治療,癥狀會明顯改善,而整個療程通常需要堅持3至5年。”李論介紹,大部分患者終止脫敏治療后,未來數年過敏癥狀仍持續緩解。
(摘自:人民日報)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