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筆者在宣化區鐘樓東社區樓棟長馬林的筆記本上看到,“下水道堵了”“健身器材破損”等居民反映的小問題記得密密麻麻,他會把這些問題共享給社工同事,大家一起想辦法快速解決。如今,越來越多的專業持證社工加入“紅馬甲”的隊伍中,有效解決了基層服務能力不足的問題。
今年,張家口市出臺《“社工+志愿者”聯動融合發展實施意見》,在全市38個街道(鄉、鎮)社區開展融合試點工作,通過打造示范社區、建強人才隊伍、培育服務品牌,探索“專業社工+志愿服務”聯動融合機制。
張家口市橋東區怡安街社區社工站的電子屏上,實時跳動著志愿服務的最新動態:“愛心送餐”為高齡、獨居老人送餐132份,“四點半課堂”累計完成課業輔導400余人次……這個人口密集的社區,居民需求復雜多樣。如今,依托“1站+N點”服務網絡,該社區成功鏈接197家愛心企事業單位資源,孵化出6家社區社會組織,組建6支專業志愿服務隊,實施“暖陽行動”“折翼天使守護計劃”等12個品牌項目,社區基礎需求響應及時率提升30%,被服務對象滿意度達98%。
人才是聯動機制高效運行的關鍵。為此,該市加大社工人才培養力度,鼓勵2500多名社區工作者、骨干志愿者參加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考試,加大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的培養力度;同時,依托社工服務站等,建立起一系列規范化的招募、注冊、培訓、激勵制度。目前全市共有412支社區志愿服務隊活躍在基層一線,推動3200多個志愿服務站點實現“常態化有人、專業化能為”。
據介紹,該市聚焦養老服務、青少年關愛、社區融合等領域,統籌打造“情暖張垣”志愿服務品牌,指導各縣(區)、各有關部門和各志愿服務組織創建“志在橋東”“愛在宣府”“大德崇禮”“善行懷來”等品牌。今年上半年,全市社工與志愿者聯動開展服務1200余次,覆蓋群眾2萬多人次。該市計劃到2026年底,打造20個示范社區,培育40支骨干隊伍,推出10個市級服務品牌。
(來源:《河北日報》黃丹娜 劉雅靜)
編輯:李雅雯
責編:王衛
審核:閆振寰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