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永報道 “村超”和“蘇超”火爆,帶動了中國業余足球爆發式發展,其中“村超”激發了草根足球的熱情,如今在全國鋪開并舉辦全國賽;“蘇超”帶動省市地方業余足球發展,如省市級的“贛超”和地市級的“漢超”,并帶動了中冠下屬省市級業余聯賽的發展;此外,中國足球發展基金會在全國近900個縣市所推動的縣域業余足球,同樣夯實了業余足球這一塔基。
核心的邏輯是:盡管成人賽事體系、青少年賽事體系、足球運動員發展都有各自的金字塔及塔基,但從全局來看,社會足球才是中國足球整個體系的塔基,通過興趣的激發、參與的普及,廣泛的傳播,以此全面提升足球人口,進而帶動青少年足球發展和足球產業發展。在這個基礎上,校園足球、青訓體系、職業體系,以及國字號體系,包括教練員、裁判員、賽事運營管理人員等也隨之成長。
張家口市足球超級聯賽(下簡稱“張超”)的業余聯賽部分,在組織模式、競賽體系和特色創新等多個層面都展現了活力,半職業體系更是創新所在。更重要的是,“張超”因張家口市小型地市級城市的身份更值得關注、研究和推廣。
1995年出生的秦凱(下圖19號)是土生土長的張家口人,學生時代在張家口體校踢球,后加入泰達(津門虎)梯隊,一度進入預備隊。談及當年的踢球經歷,秦凱說,他和高準翼、韋世豪等人多次同場競技。“因為家庭原因,沒往職業方向發展,在天津上了大學后回到張家口工作。”
在張家口,秦凱先是在學校擔任體育老師,后進入經開區政府黨政辦。
“‘張超’開展了8年,我踢了8年,是‘張超’最忠實的粉絲。”秦凱說,“比較幸運的是,我回到張家口就碰到了‘張超’,賽事標準高且規范,一些比我大的隊友是踢了很多年野球后才踢的‘張超’,現在,他們踢不動超級組的比賽了,但仍在甲級、乙級或者丙級踢球,享受足球的快樂。”
說這番話前,秦凱剛剛踢完8月5日“張超”八人制超級組比賽,他所在的琳龍體育對陣橋西區職工。8輪過后,琳龍和極光星辰積22分,經開區北方和橋西區職工21分,本場是爭冠關鍵戰。比賽中,琳龍先進一球,橋西區職工在比賽結束前扳平。
“張超”始于2018年,這一年,郭志煒出任張家口市體育局局長,盡管當時工作重心是籌備冬奧會,但足球并未被忘記,開始探索實踐通過賽事帶動足球運動發展。
“張超”涵蓋了兩個層面:青少年組和社會組。青少年組的賽事我們在此前版面已經全面進行了解讀,業余組分為五個賽事體系:(一)五人制聯賽;(二)八人制聯賽;(三)十一人制冠軍杯;(四)八人制聯賽杯;(五)雪地足球、過人王大賽、3V3爭霸賽、擂臺挑戰賽等特色賽事。
“張超”的運營方是張家口足協。
“在張家口足球的發展過程中,體育局、足協、體校、冰雪運動學校密切合作,分工清晰,大家擰成一股繩推動張家口足球發展,這是我們張家口足球快速發展的核心所在。”張家口足協秘書長孫富杰(下圖)表示,他的另一個身份是張家口市興垣集團黨委副書記。“我以前特別喜歡踢球,但現在幾乎沒有時間踢球了,有點小遺憾,但看到大家都在開心踢球,又特別幸福。”他說。
看似復雜的賽事有著非常清晰的區分:前四項賽事3月到10月進行,通過系統的賽程安排,實現了天天有比賽、周周有大賽的局面,工作日的比賽安排在晚上進行。寒冷的冬天即11月到2月,則進行雪地足球和其他適合室內的特色足球賽事。
兩個聯賽是單循環賽制,五人制場地在市民廣場足球場,八人制在全民健身中心足球場,都是燈光球場。亮點在于兩個賽事都實施超級組、甲級組、乙級組和丙級組四級升降級制度;十一人制冠軍杯則有48支球隊參賽,總計104場比賽,小組賽加排位賽,對接“冀超”及之上的中冠;聯賽杯則有62支球隊參加,單場淘汰制,總計61場比賽。
2025賽季“張超”社會組總計336支球隊參賽,系統參賽的俱樂部/球隊超過60家,對應的聯賽杯參賽球隊數量62支。每個俱樂部/球隊都會派出相應的隊伍參加五人制、八人制、十一人制及特色足球賽事。“張家口業余聯賽在全國是獨一份的存在,四大主要賽事、更多的特色賽事加上眾多的球隊,聯賽還有升降級、外援政策和轉會政策,在我看來,即使放在國際業余賽事層面,也是非常規范完善的。”秦凱說。
琳龍和橋西區職工的這場比賽,為琳龍進球的是王閔捷,為橋西區職工扳平比分的是李梓辰(下圖16號)——他們都是“外援”。
李梓辰2001年出生,北京人,在讀中國能源大學研究生,曾代表北京市大學生參加了第一屆學青會,他出自北京人大三高——校園足球青訓機構的代表。李梓辰從小便在U系列聯賽踢球,和謝文能、劉祝潤等球員多次交手,李梓辰還清晰地記得當年謝文能的球衣號碼是10號。
在這場比賽中,李梓辰是全場最亮的星,他出色的技術和意識在賽場上游刃有余。
其實,這場比賽雙方還各有一名真正的外援,其中琳龍體育的是尼日利亞人吉夫特,他有著極為出色的單挑能力;橋西區職工的則是在河北北方學院讀書的阿爾及利亞留學生歐克巴,但是,由于歐克巴是當地院校學生,不算外援。
“其實一開始沒想過來張家口踢球,后來聽這邊的朋友介紹才知道,張家口竟然有‘張超’這么一個接近于半職業化的業余聯賽,在這里踢球的感覺非常好,運作規范、賽場干凈、球迷熱情高,而且還開創了外援引進的機制,我也以‘外援’的身份來到這里踢球,非常開心。”李梓辰說。
李梓辰是2024年到“張超”踢球的,今年,他又介紹了兩名北理工的師哥過來。本周,李梓辰還要應邀參加“村超”全國賽。
李梓辰愿意到“張超”踢球,源于該賽事半職業化的辦賽模式。根據“張超”規定,每支球隊都可以引進4名“外援”。此外,“張超”嚴格規范注冊和報名機制,球員流動統一管理,針對球員水平設定不同額度的轉會費。
“張超”的半職業還體現在高標準辦賽層面,在市民廣場五人制足球場,記者注意到,多層簡易看臺、大屏幕、現場解說、正規的入場儀式等一應俱全,更有啦啦隊在賽前和賽中進行表演;全民健身中心的八人制足球場少了大屏幕但增加了現場直播和簡易VAR。
比賽中,琳龍1比0領先的時候疑似禁區內犯規,主裁判陳國強并沒有判罰,為此,橋西區職工提出異議,陳國強中斷比賽跑向了場邊的官員席,陳國強和負責轉播的張家口市足協副秘書長周凱開始回看比賽視頻,經過細致的回看后判定不是點球,比賽恢復,整個過程歷時約3分鐘。
“我們2020年開始直播,一開始是一機位,后來增加到雙機位,目前有兩套轉播設備,可同時滿足兩場比賽直播需求。簡易VAR一開始是沒有的,后來比賽水平越來越高,對抗越來越激烈,比如超級組4支球隊的分差只有1分,可謂無比殘酷。2021年,我們采購了有回放功能的機器,通過回放對關鍵判罰進行審核。同時,我們還可以操控球場監控攝像頭的視頻回放判斷關鍵的越位判罰,這些措施有助于我們解決賽風賽紀糾紛,由此,賽事更加純凈。”周凱說。談及以副秘書長身份親自操刀,他表示:“我現在一個人可以同時擔任攝像、導播、解說等多重角色,業余聯賽需要每個人都一專多能。”
作為主裁判的陳國強今年夏天剛剛從張家口學院畢業,他在大一便開始從事裁判工作。“這幾年吹了二三百場比賽,一步一步從四官、邊裁、主裁判,乙級、甲級一直到超級。未來我希望繼續裁判之路。”陳國強說。這場超級組的關鍵之戰交給學生身份的三級裁判員陳國強來執法,算是對他的認可。記者現場也感受到,他的水平已經不低于很多地方的一級裁判員。
高質量的業余聯賽,對全面提升中國足球水平是有幫助的,裁判員的成長便是其中的一項附帶功能——唯有更多高質量比賽,才能培養出更多高質量的裁判員,教練員和球員的培養同理。
值得一提的是,“河北五超”剛剛拉開帷幕,張家口隊的球員全部來自“張超”的參賽俱樂部,這是業余聯賽的應有之義。上百名張家口球迷自發前往石家莊客場助威,也彰顯了這座城市的足球文化。
編輯:李雅雯
責編:王衛
審核:閆振寰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