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記者陳永報道 在國家堅定不移地表達了推進中國足球振興發(fā)展的決心之后,地方的推進力度和實際效果難盡如人意,近期各地業(yè)余聯賽的火爆還是“蘇超”倒逼的結果。在全國足球工作會議召開之后,我們自然也期待著這種局面的全面改變。
日前,記者便接到了一個出乎意料的邀請:“你應該去張家口看看,一個經濟并不發(fā)達的小型城市,足球的發(fā)展卻超乎你的想象?!庇浾邔嵉夭稍L之后也意識到,這其實是地方足球工作的一個典型性樣本。
張家口市地處河北西北部,總人口只有403萬,主城區(qū)常住人口只有80萬,是北京2022年冬奧會雪上項目主賽區(qū)。冬奧會結束后,市委、市政府加快發(fā)展后奧運經濟,將體育強市作為推動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的重要抓手,明確了發(fā)展冰雪和足球兩大重點項目的戰(zhàn)略。在足球層面,不管是校園足球、青訓建設、貫通體系還是社會足球發(fā)展,張家口市都取得了讓人震驚的成績,歸納總結為:敢于突破,積極創(chuàng)新,善于統籌,重點突出。其足球發(fā)展國內少見,中小型城市罕見。
兩天的時間,從崇禮區(qū)冬奧村的張家口市冰雪運動學校,到張家口市區(qū),張家口足球的全景展現在記者的面前:
在2024年12月1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推進足球振興發(fā)展相關工作之前,同時也在國家足球振興發(fā)展的相關政策文件發(fā)布之前,2024年11月11日,張家口市冰雪運動學?!?+4”貫通培養(yǎng)項目正式獲得河北省教育廳批復,其中足球項目實現了和河北北方學院的貫通培養(yǎng)。這是張家口足球敢于突破的體現。目前學校已經組建了09/10、11/12、13/14三支梯隊,其中13/14梯隊剛剛獲得河北省青少年足球錦標賽U12組冠軍。
值得深入研究的還有張家口市“大體?!备母铮簭埣铱谑畜w校由單純的訓練職能全面轉向管理職能,通過場館統籌、人才孵化、等級評定等措施,全面引導校園足球、青訓和社會足球發(fā)展。張家口市體校與張家口市足協構成了“基礎+賽事”的職能分工,與張家口市冰雪運動學校構成了“普及+提升”的發(fā)展格局。
青少年足球比賽實現了體育教育的完全融合,2025賽季參賽球隊246支,比賽場次1132場,高中組于2025年開始實施周中周賽主客場賽制。
社會足球方面形成了完善的5人制(四級升降級)、8人制(四級升降級)、11人制、聯賽杯以及各種特色足球賽事的統籌,參賽球隊336支,比賽場次1345場,室外比賽賽事周期長達8個月,其余4個月進行室內及雪地比賽,實現了“天天有比賽”“周周有大賽”的賽程布局。更重要的是賽事體系實施半職業(yè)化管理:外援、轉會費、直播、簡易VAR等措施投入聯賽運營,吸引了大量市民觀看比賽,獲得了眾多商家的贊助支持。
對照國家足球振興發(fā)展標準,張家口意識到職業(yè)足球層面的短板。張家口市即將組隊征戰(zhàn)中冠并沖擊職業(yè)聯賽。其他相關足球措施還有:體教融合聯席會議制度常態(tài)化解決了升學通道問題;實施青少年運動技能等級評定、教練員等級評定、社會俱樂部星級評定等規(guī)范管理措施;完善扶持、補助、獎勵和獎補等激勵措施。
特別是冰雪運動學校改變傳統體校重訓練輕文化的教育模式,堅持“一隊一師配師資,師隨隊走不誤學”和“專業(yè)教學和一線實踐并重”,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推行軍事化管理,學生們每日出早操、唱國歌,紀律嚴明,精神斐然。
張家口市這種完善的足球發(fā)展模式,在全國范圍內復制的難度大嗎?答案是:其實難度一點都不大,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用心而已。張家口市委、市政府,以及張家口市體育局之于足球發(fā)展的用心體現在幾個方面:
(一)目標堅定明確。始終集中財力、物力、人力等優(yōu)質資源重點扶持打造冰雪和足球兩大重點項目。
(二)落實不打折扣。以張家口市政府發(fā)布的《張家口市建設體育強市十條措施》為指引,推出了18條涉及各個層面的細則措施和管理辦法,這些措施辦法操作性強,可以直接落地,為足球項目改革發(fā)展奠定了政策保障。
?。ㄈ┚劢谷罕娦枨蠛褪袌鲩_發(fā)。涵蓋青少年和社會足球的張家口市足球超級聯賽于2018年開始舉辦,每年都對賽制進行不斷調整和創(chuàng)新,為了保障賽事進行高標準建設了市民廣場5人制場地和全民健身中心8人制場地,擬在簡易看臺的基礎上增加空中看臺以提升觀賽感受,同時讓市民享受更多的服務,賽事吸引了不少當地企業(yè)進行贊助。
?。ㄋ模┳鹬貙I(yè)規(guī)律。有關青訓發(fā)展的相關措施及方案,不斷和專業(yè)人士如賈秀全和陳濤等溝通后再給出明確的方向。
?。ㄎ澹┕芾砑罱Y合。一方面加強管理,一方面提升激勵機制,市體校的足球教練員在激勵機制改革后最高的獎金收入增加了3倍。
?。﹫猿謱嵉囟讲榇_保落實。市體育局主要負責同志始終堅持在一線工作,更多提出疑問并直接探討解決之道。
其實近年來,以見縫插針、學生市民兩用為核心的“城陽模式”(場地建設),以周中周賽主客場賽制為核心的 “濟南模式”(校園足球賽事),以周末周賽為核心 的“重慶模式”(青訓賽事),包括如今結合文旅的“村超”“蘇超”(業(yè)余聯賽體系),都不外乎用心二字。拓展來說展現的是政府的責任感、與市民的共情力,以及細致的工作方式。
“城陽模式”的倡導者、時任城陽區(qū)委書記孫立杰,放棄了黃金地塊原本可以收入2億的土地轉讓金,反而花費了4000萬建成了一個大型綜合性運動公園——城陽區(qū)市民運動公園之后,他的一句話至今讓人記憶猶新:“城市的發(fā)展,不能因高樓大廈拔地起而失去踢球的地方,而我們建了球場之后,未來便不會變成住宅樓或者商業(yè)中心了?!痹趶埣铱谑?,場地資源極為有限,為了確保社會足球發(fā)展,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在市體育局的全力推動下,市民廣場5人制足球場建在了市政府門口,全民健身中心8人制足球場則建在了體育局后院。
一個經濟尚不發(fā)達的國內小城,在足球方面卻呈現了一個非常出色的典型性樣本,如果全國有一半左右的地市級城市哪怕只是“復制粘貼”,中國足球的發(fā)展可能都會呈現一個全新的格局。
編輯:李雅雯
責編:王衛(wèi)
審核:閆振寰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