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張家口市聚焦首都水源涵養功能區和生態環境支撐區(以下簡稱“首都‘兩區’”)建設目標,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推動生態“顏值”與產業“價值”同步躍升。
改善生態環境,筑牢綠色屏障
盛夏時節,懷來官廳水庫國家濕地公園景色宜人。碧波萬頃,鷗鷺翔集,岸邊綠樹成蔭,游人漫步棧道,盡享自然生態之美。
作為永定河流域最大的控制節點和生態節點,官廳水庫水質與水量,關系著首都的“水缸”。“我們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官廳水庫。”張家口市水務局副局長閆廣山介紹,該市正高標準推進永定河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工程,今年上半年完成投資超年度計劃一半。年內計劃實施的85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綜合治理,目前已基本完成。永定河、潮白河生態補水1.2億立方米。
尚義察汗淖爾濕地,昔日的植被退化跡象正在扭轉:今年上半年,720畝岸帶和生境島重披綠裝,1.8萬立方米清淤工程完工,植被恢復近萬畝。張北安固里淖濕地,林草濕荒一體化修復項目加快推進,3.5萬立方米水系清淤已完成大半。在蔚縣壺流河濕地,工人們加緊建設護欄、護坡,清理蘆葦、種植濕地植物,一條集保護、宣教、觀光于一體的生態長廊呼之欲出。閃電河葫蘆河濕地,正朝著國家級重要濕地目標邁進。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保護不能少。”張家口市林業和草原局四級調研員胡年余告訴筆者,依托“三北”六期工程,上半年該市完成營造林59.28萬畝、退化草原治理20.71萬畝、草原有害生物防治76.2萬畝。
據張家口市生態環境局實時監測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藍天、碧水、增綠、凈土四大行動協同發力,成效顯著。該市PM2.5平均濃度17.9微克/立方米,為京津冀最優;密云水庫上游出境入京水質穩定保持在Ⅱ類及以上,官廳水庫和白洋淀上游出境水質穩定保持在Ⅲ類及以上,15個國省考斷面中6個優于目標;飲用水水源地100%安全。
藍天白云,清水綠岸,已成為張家口最鮮明的生態底色。
壯大綠色產業,厚積發展動能
環境在變綠,產業在變“輕”。
“推進首都‘兩區’建設,既要建好生態環境,更要產業綠色發展,實現生態興市、生態強市。”張家口市“兩區”辦常務副主任、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劉春飛介紹,該市把培育壯大文化旅游、冰雪、大數據、可再生能源、現代制造、綠色農牧六大產業作為核心支撐,推進主導產業向綠色延伸。
2025崇禮168超級越野賽于7月中旬舉辦。雖然已過3個星期,但崇禮的山野間越野賽的盛況帶來的人氣和影響力,仍持續攀升。“3天賽事,吸引了1.1萬余名選手,游客超過8萬人次!‘一人參賽,全家旅游’效應明顯。”崇禮區文化廣電旅游和體育局副局長韓曉玉表示。今夏,崇禮持續推出體文旅“套餐”,讓冬奧場館和雪場資源在夏日繼續煥發新活力。
今年,該市精心謀劃了110個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重點項目,進一步豐富旅游產品供給。上半年,已舉辦各類賽訓活動135項、文旅活動97項,承接和開展研學活動189批次,“大好河山張家口”文旅品牌的影響力持續提升。
冰雪產業乘“冬”風而上。今年,該市積極招商引資,北京中索國游索道基地二期項目成功簽約,新雪國滑雪項目、如意水岸項目相繼投產運營,冰雪產業鏈條日臻完善。
搶抓國家“東數西算”戰略機遇,圍繞大數據存儲、裝備制造、技術創新應用等重要環節,該市正加速構建數字經濟產業生態,統籌推進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計劃到年底,大數據服務器規模達500萬臺。
隨著洋河220千伏輸變電工程等項目推進,張家口可再生能源消納能力持續提升,裝機規模已突破4300萬千瓦,國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建設邁出新步伐。
張家口南山汽車產業基地,在領克汽車、極光灣發動機等鏈主企業帶動下,75家相關企業集聚發展。更令人矚目的是,這里實現了“綠電造綠車”——基地90%以上的電力來自可再生能源,一條貫穿“綠電”到“綠車”的低碳產業鏈清晰可見。
在田野鄉間,綠色農業也在提質升級。沽源、張北等地加快建設高質量良種繁育基地,環京周邊蔬菜生產基地再添3家,總數達26家,源源不斷地充實著首都的“菜籃子”。
提升城市品質,增進民生福祉
“首都‘兩區’建設,最終落腳點在不斷改善民生福祉。”劉春飛介紹,近年來,該市著力構建綠色生態、綠色產業、綠色能源、綠色城鎮、綠色交通五大體系,讓老百姓的幸福感看得見、摸得著。
7月5日,太錫鐵路崇禮區西灣子鎮太平莊段呈現一派繁忙施工景象。橋墩架設已過半,隧道掘進等工程在有序施工推進中。太錫鐵路南起崇禮區太子城站,北至內蒙古自治區錫林浩特站,計劃2026年12月30日具備開通條件,建成后將與崇禮鐵路、京張鐵路共同構成張家口以北壩上地區進京快速客運通道。
在加快推進太錫鐵路建設的同時,該市圍繞實現“市域公路環起來、道路運輸暢起來、交通旅游融起來”建設目標,加快構建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今年,該市已實施國省干線大中修工程92公里、改造農村公路269公里,一條條“民生路”“致富路”正縮短城鄉距離,暢通發展血脈。
城市更新加速推進。34個老舊小區改造計劃有序實施、729套保租房已完成近八成、133公里老舊管網改造接近尾聲,城市“血管”更暢通。143個省級和美鄉村建設熱火朝天,開工率超八成;2302座農村戶廁完成改造、195個村莊的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人居環境顯著改善。
優質服務加速下沉。該市持續鞏固深化與北京醫療合作,11家省市屬醫院與北京13家知名醫院建立了穩定合作關系。133家醫養結合機構,為老人提供更周全的守護。康保、尚義、橋東等7縣(區)的義務教育擴容提質工程陸續竣工投用,孩子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更好的教育。(記者 郭曉通 王雪威 陰 杰)
編輯:李雅雯
責編:王衛
審核:閆振寰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