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家堡鎮一處配電臺區出現負荷異常,保岱鎮發生三相不平衡預警,請立即安排人員核查!”10月14日,國網張家口供電公司通過自主研發的“數字惠農”平臺,精準鎖定兩處農村配電網隱患點,第一時間調度運維力量趕赴現場處置。
作為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數字惠農”由張家口供電公司聚焦農業用電特點、結合本地實際需求研發建設,是集農業負荷監測、光伏收益分析與客戶服務聯動于一體的數字化智慧平臺。系統接入營銷業務系統、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等12類異構數據源,構建起覆蓋春灌、秋收、電采暖、分布式光伏等關鍵場景的全景化監測體系,為農村電網精細化管理提供有力支撐。平臺自上線以來,已成功預警并處置各類潛在安全隱患10余起,顯著提升了農村電力數據分析與響應能力,推動供電服務模式從“被動接單”向“主動干預”轉型,打造了電力行業智慧助農的新樣板。
“以往臺區異常多依賴客戶報修或定期巡檢,如今系統可實時捕捉三相不平衡、低電壓、重過載等異常情況,并自動推送告警。”張家口供電公司科技數字化部負責人孫濤介紹,依托網格化管理體系,“數字惠農”實現了異常信號“秒級感知、分鐘級派單”,一線人員響應效率提升近50%。在今年9月下旬秋收用電高峰期,系統通過對涿鹿、懷來等地農業排灌臺區開展負荷趨勢智能預測,提前識別出6個可能存在供電能力不足的風險點,指導基層單位完成設備增容和技術升級,有效保障了農機作業與糧食烘干等重要用電需求。
此外,平臺還實現了對光伏用戶的全流程可視化管理,能夠實時監控發電量、上網電量及補貼收益等關鍵指標。一旦發現發電效率下降或通信中斷等情況,即刻觸發預警機制,供電人員隨即上門排查。據統計,平臺運行以來已協助農戶解決逆變器停機、線路接觸不良等問題20余次,切實幫助群眾穩定增收,共享清潔能源發展成果。( 王寧 蔡俊杰)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