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政部發布《家庭養老床位服務基本規范》(MZ/T 234-2024,以下簡稱《基本規范》)行業標準,自2025年2月1日起實施。記者從我市民政局了解到,我市老年人口基數大,老齡化速度快。截至2023年底,我市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到119.25萬人,占我市總人口的29.44%。深受“養老不離家”的文化傳統影響,我市大部分老年人選擇居家養老,這其中有許多失能老年人亟需更加專業更高質量的居家照護服務。發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是順應廣大老年人愿望、讓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的重要舉措,強化社區養老依托作用,探索為居家失能老年人建設具有連續、穩定、專業服務功能的家庭養老床位。
《基本規范》是國家層面關于家庭養老床位的首個服務標準,為各地面向居家失能老年人設置家庭養老床位及開展相關服務提供了工作指引,對于促進家庭養老床位規范化、專業化發展,進一步優化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專業支撐、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供給格局具有重要意義。
編制發布《基本規范》,能夠為家庭養老床位服務提供、服務管理、質量評估提供有力技術支撐,有利于指導各類養老服務機構針對居家失能老年群體需求提供規范化、專業化、精準化的照護服務,有利于引導更多社會力量規范有序參與,保障居家失能老年人享受到連續、穩定、專業的高品質養老服務。
《基本規范》主要內容和創新點:
一、明確了家庭養老床位功能定位。《基本規范》界定了家庭養老床位的概念,明確家庭養老床位主要面向的是居家養老的失能老年人,為其提供居家適老化改造、智能化配置、上門照護服務,通過將上門照護與遠程支持、智能輔助等手段結合起來,讓老年人在家就能享受連續、穩定、專業的養老照護服務。
二、明確了家庭養老床位服務對象。《基本規范》明確家庭養老床位的服務對象,是依據《老年人能力評估規范》(GB/T 42195 -2022)國家標準被評定為輕度及以上失能等級的老年人。同時,考慮家庭養老床位有別于養老機構全日集中照護的客觀情況,明確中度及以上失能等級的老年人宜有相對固定的家庭照護者,為專業照護服務提供有效補充支持。
三、明確了家庭養老床位服務主體。《基本規范》針對居家服務場景特點和失能老年人照護剛需,從供需適配角度,明確家庭養老床位的服務主體為依法登記、具備失能老年人專業照護服務能力的養老服務企事業單位和組織(統稱為養老服務機構),并對服務主體專業人員配備、響應處置能力建設、服務內容公示、應急預案制定、隱私保護、檔案管理等提出規范性要求。
四、明確了家庭養老床位服務內容、程序及要求。《基本規范》圍繞居家失能老年人的核心需求,比照養老機構照護服務的連續性、穩定性、專業性明確相關服務內容。其中,針對適老化改造、智能化配置,明確施工改造、設施配備、輔具配置等改造方式和智能設備配置功能及要求,并以附表形式給出了改造和配置項目參考清單。針對上門照護服務,明確飲食照護、環境清潔等基礎生活照護服務及其他個性化服務內容及要求。同時,從服務流程上明確了從接受咨詢、受理申請、開展評估、制訂方案、簽訂協議、服務實施到服務終止的一系列程序性要求,并就服務評價、投訴反饋與服務改進進行規范。
五、明確了家庭養老床位風險防控措施。考慮到家庭養老床位服務對象身體、居家環境等情況千差萬別,提供上門服務、緊急救援會出現不可控因素、面臨諸多服務安全風險,《基本規范》提出在服務協議中明確潛在的安全風險、責任認定及分擔機制,同時對于需要家庭照護者陪伴的老年人,要求家庭照護者在場,對服務過程進行音視頻記錄等風險防控措施,切實保障老年人等利益相關方合法權益。
李響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