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國網紅陳慕筠漫步在伊河岸邊
國際在線河南消息(記者 萬慶麗):“洛陽、洛陽,久仰大名。”11月21日,泰國網紅陳慕筠帶著期待與好奇,踏上了這座千年古都的土地。從龍門石窟的千年石刻到中國一拖的現代化車間,再到李學武牡丹瓷的指尖藝術,泰國網紅陳慕筠一次次為跨越山海的中泰聯結而感動——這座城市的每個角落都在訴說著中泰綿延千年不曾間斷的交流與友誼的故事。

陳慕筠(右)和老撾網紅王偉一起打卡龍門石窟
清晨的伊水河畔,龍門石窟在朝陽下展露著千年容顏。陳慕筠沿著石階緩緩而行,目光久久停留在盧舍那大佛慈悲的微笑上。她被這座千年藝術寶庫深深震撼,不由地輕聲感嘆,這些歷經風雨的精美石刻,不僅是藝術的瑰寶,更是文明交流的見證。她表示,中泰兩國在藝術領域的相互影響源遠流長,而龍門石窟正是這種文明互鑒的生動寫照。

陳慕筠“駕駛”拖拉機
而在中國一拖的展示區里,陳慕筠驚喜地發現了多款出口至泰國的拖拉機機型,她欣喜地登上拖拉機并拍攝了多個視頻向她的粉絲展示:“原來在泰國農田里工作的拖拉機,有不少就來自洛陽!這讓我真切感受到中泰經貿往來的密切。從文化藝術到現代制造,我們的聯系無處不在。”

陳慕筠(右)了解中國一拖在泰銷售情況
午后陽光灑進李學武牡丹瓷工作室,陳慕筠正專注地制作牡丹花瓣。她手法輕柔,仿佛對待真實的鮮花一般,思緒也飄回了童年。“在泰國,我們通過很多中國電影認識牡丹,那些華麗的旗頭上綻放的牡丹花,曾是我對中華文化最初的想象。直到來到中國,我才知道牡丹是真實存在的花朵,而且比電影里更加層層疊疊、雍容華貴。”

陳慕筠拍攝精美的牡丹瓷
她動情地分享說:“今天我親手制作牡丹瓷,想把它送給媽媽。雖然不能帶她來看真正的牡丹,但這件藝術品承載著同樣的美好寓意。”

陳慕筠認真創作中

牡丹瓷展品
從古老的石刻藝術到現代化的拖拉機,再到精美的牡丹瓷,洛陽讓陳慕筠看到了中泰友誼的多個維度。她感慨道:“這座城市就像一扇窗口,值得你來很多次。透過它,我也更加理解了中泰兩國何以能夠始終保持著如此密切的交流與合作,這就是‘中泰一家親’的最好證明。”雖然相隔千里,但心靈始終相通,陳慕筠深信,中泰之間的友好情誼會像洛陽的牡丹一樣永遠燦爛綻放。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