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前海灣畔
天海為幕
灣區為景
21日晚
圣火緩緩熄滅
會旗徐徐降落
在《友誼天長地久》的歌聲中
屬于十五運會的故事
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閉幕式上
15位大提琴手奏響告別樂章
一張全家福定格下灣區溫暖情誼
虛擬榕樹參天而立
龍舟競渡水花四起
深圳的成長故事
在一張白紙上鋪展開來
《紅日》的歌聲里
流淌著開拓進取的熱血
在東道主“歡迎常到灣區來”的
聲聲祝福中
人們依依惜別
并期待在下一個賽場重逢
13天很短
短到開幕式上的歌聲掌聲歡呼聲
猶然在耳、恍若昨日
13天很長
長到裝下了數萬人四年逐夢的堅守
更鐫刻著數十年磨一劍的匠心
這13天
我們目睹太多拼搏瞬間
老將續寫傳奇,以榮光謝幕
新人初露鋒芒,用驚艷登場
賽道上、泳池里、球場邊
多少汗水揮灑
多少淚眼朦朧
有未盡的遺憾
更有夢想成真的歡暢
我們跟著他們的拼搏節拍
心潮澎湃、百感交集
體育承載著他們的熱愛與期許
也寄托著我們的赤誠與理想
??↑11月20日,廣東隊選手蘇炳添在比賽后向觀眾致意。新華社記者 江漢 攝
這13天
我們見證太多科技活力
從南海深處采集“源火”
到無人駕駛汽車護送火種燈
從開幕式上機器人敲響青銅句鑃
到機器狗在田徑場化身器材“搬運工”
這是運動員的競技場
也是科技力量的“大秀場”
大灣區以體育為媒
展現著未來之城的壯闊圖景
??↑11月17日,在田徑項目賽事開始前的暖場活動中,機器人和吉祥物喜洋洋、樂融融在廣東奧體中心體育場賽跑。新華社記者 周牧 攝
這13天
我們感受太多嶺南韻味
鰲魚歡騰、醒獅騰躍
武術剛健,粵劇婉轉
在嶺南水鄉里
在南海波濤前
南粵兒女承文脈、勇爭先
把悠久燦爛的嶺南文化
展現在世界面前
體育賽事成為文化傳播的舞臺
這份自豪感也會鼓舞我們
繼續踏上充滿光榮和夢想的遠征
??↑11月9日,在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開幕式上,巨型鰲魚“游入”體育場上空。新華社記者 盧漢欣 攝
這13天
我們凝聚太多灣區同心
港珠澳大橋、深圳灣大橋
化身自行車、馬拉松賽道
自行車車輪的胎紋中
運動員鞋底的紋路里
三地泥土鐫刻其中
無法分開彼此
跨境賽事、聯隊參賽、交流互鑒
成為伶仃洋上架起的體育之橋
一串串堅實有力的腳印
一個個真摯滾燙的擁抱
是粵港澳攜手并進的堅定步伐
更是大灣區天海一心的深情共鳴
??↑11月8日,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公路自行車男子個人賽決賽開賽,全程231.8公里,選手將經過港珠澳大橋,跨越粵港澳三地。新華社記者 顏麟蘊 攝
這13天
節令從立冬悄然行至小雪
時光在賽事的熱血與溫情中
靜靜流轉
即使寒意漸生
大灣區依舊陽光明媚、綠意盎然
一如這些天里
不曾冷卻的熱忱與活力
也如大灣區里
生生不息的朝氣和希望
??↑11月20日,河南隊選手梁田田(前)在女子10000米決賽沖線后慶祝奪冠。新華社記者 黃偉 攝
揮別粵港澳
“湘”約四年后
期待那時的你我
熱愛未減
初心依舊
擁抱新的傳奇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