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規劃建議提出,要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優化基本養老服務供給,完善城鄉養老服務網絡。在江蘇連云港葵花社區,隨著新技術、新服務加快下沉,越來越多的老人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便捷貼心的養老服務。

穿上外骨骼機器人爬樓梯,戴著手部康復機器人修復關節功能……在江蘇連云港葵花社區,老人們正搶著試用這批新到的智慧康養設備。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葵花社區里,60歲以上老人超過三分之一,居家養老需求旺盛。但幾年前,別說這些新設備,社區里甚至沒有供他們活動的固定區域。

面對全國3億多銀發族的居家養老難題,“十四五”時期,我國全面建立國家基本養老服務制度,加快構建覆蓋城鄉的三級養老服務體系。全國建成2990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和500個示范性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絡,養老機構和設施達到40.6萬個,224萬戶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完成適老化改造,8.6萬個助餐點每天服務300多萬老年人。

在各項政策的支持下,葵花社區整合資源,建起了一個占地800平米的老幼共托中心,社區食堂、康復理療、文體活動一應俱全。社區還為高齡、殘疾老人的家里配備了輪椅、護理床,安裝煙霧感應器、防摔報警器等智能居家設備。

江蘇省連云港市海州區葵花社區居民 張波:這五年,我們老年人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花個百八十就能裝一個智能馬桶,再花個三十二十的,床頭安個智能燈,廁所里頭又安的扶手。這就是國家給予的扶持,每一樣事情都做得事無巨細,我們感覺到特別特別幸福。

江蘇省連云港市海州區葵花社區居民 尤新榮:各種興趣班也開到了我們的家門口,新建的體育館設施非常先進,里邊各種的運動項目都有,讓我們老人從精神上、物質上都得到了極大滿足。

眼下,智慧呼叫系統、養老機器人等新技術加快走進家庭生活,更多的專業人才投身到銀發經濟這片藍海,談到未來的養老生活,大家充滿期待。

江蘇省連云港市海州區葵花社區居民 張駿鵬:“十五五”,我們這里頭,要信息化,要高科技,現在天天講大數據時代,讓我們社區做得更好。

江蘇省連云港市海州區葵花社區老幼共托中心負責人 韓菲菲:“十五五”期間,我們會有更多專業的養老護理員、保育員,還有營養師這些專業的團隊加入我們,把老人照顧得更好。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