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解2025年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貫徹執行情況,國家統計局社情民意調查中心和人民網聯合開展網絡調查,期望廣大網民朋友踴躍參加,提供自己的寶貴意見。本調查不記姓名,您填報的內容受《統計法》保護,我們將嚴格保密。感謝您的合作!
Q1、您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頭貫徹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的情況如何評價?(單選題)
(1)很滿意 (2)比較滿意 (3)不太滿意 (4)不滿意
(5)不清楚/不作評價
Q2、您對身邊黨員干部的工作作風情況如何評價?(單選題)
(1)很滿意 (2)比較滿意 (3)不太滿意 (4)不滿意
(5)不清楚/不作評價
Q3、您對黨風政風轉變帶動社會風氣好轉方面的效果如何評價?(單選題)
(1)很滿意 (2)比較滿意 (3)不太滿意 (4)不滿意
(5)不清楚/不作評價
Q4、您對《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的實施成效如何評價?(單選題)
(1)效果明顯 (2)效果較好 (3)效果一般 (4)效果不好
(5)不清楚/不作評價
Q5、您認為黨政機關在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方面需要進一步改進哪些問題?(最多選3項)
(1)決策失誤造成公共資金、資產和資源損失浪費
(2)機關運行不夠精打細算
(3)“三公”經費管理不夠嚴格
(4)組織開展無實質內容的調研、交流學習等活動
(5)舉辦節慶展會論壇、運動會、賽會等活動互相攀比、大手大腳
(6)超標準或巧立名目建設、豪華裝修辦公用房、樓堂館所
(7)政務服務設施華而不實、鋪張浪費
(8)其他
(9)無
Q6、您對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貫徹執行的總體成效如何評價?(單選題)
(1)很滿意 (2)比較滿意 (3)不太滿意 (4)不滿意
(5)不清楚/不作評價
Q7、您認為當前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貫徹執行成效最明顯的是哪幾項?(最多選3項)
(1)黨員干部帶頭作用加強
(2)黨員干部擔當盡責、干事創業精神加強
(3)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明顯減少
(4)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得到有效遏制
(5)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更加自覺
(6)推動政策落地落實更加有力
(7)其他
(8)無
Q8、您認為鍥而不舍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需要持續解決哪些突出問題?(最多選3項)
(1)調查研究不深不實
(2)違規吃喝
(3)違規收送禮品禮金
(4)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
(5)搞華而不實、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
(6)盲目跟風辦節辦會辦賽事
(7)假借名目、違規向企業攤派費用、加重企業負擔
(8)黨員干部不擔當、不作為、亂作為
(9)其他
(10)無
Q9、您認為,鞏固拓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成果,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最需要做的是?(多選題)
(1)強化常態化教育引導,持續深化思想教育
(2)健全長效制度機制,扎緊織密制度籠子
(3)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對頂風違紀行為嚴查快處
(4)堅持公開透明,充分利用新媒體、大數據技術,暢通監督渠道,創新監督方式
(5)堅持風腐同查同治,深挖作風問題后的腐敗問題
(6)對新問題和苗頭問題早糾早治
(7)加強對關鍵少數、關鍵崗位的監督檢查
(8)加強對關鍵節日節點和領域的監督檢查
(9)防止享樂主義奢靡之風隱形變異
(10)其他
(11)無
Q10、您對黨中央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的實際成效如何評價?(單選題)
(1)效果明顯 (2)效果較好 (3)效果一般 (4)效果不好
(5)不清楚/不作評價
Q11、您認為2024年8月發布的《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若干規定》的實施成效如何?請對以下方面分別進行評價。
| 效果明顯 | 效果較好 | 效果一般 | 效果不好 | 不清楚/ 不作評價 | |
| 1. 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不搞“政績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把精力用在造福人民,解決實際問題上 | |||||
| 2. 精簡文件會議數量,提升文件質量、會議效率 | |||||
| 3. 嚴控面向基層的督查檢查考核數量,優化方式方法 | |||||
| 4. 加強調查研究,防止集中扎堆、層層陪同,堅持問題導向,注重實際效果,幫助基層解決突出問題 | |||||
| 5. 嚴控借調基層干部,確保基層人員力量充足 | |||||
| 6. 糾治“指尖上的形式主義”,防止強制、濫用微信群、政務APP打卡接龍、即時響應、過度留痕、考核排名、多頭填報等 | |||||
| 7. 嚴格規范評比表彰和創建示范活動、節慶展會論壇活動,實行清單化管理,對現有達標活動進行清理 | |||||
| 8. 規范社會事務進校園,減輕教師非教育教學任務負擔 | |||||
| 9. 健全有利于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的考核評價體系,使干部將更多精力用到抓落實上 | |||||
| 10. 推進數據共建共享,糾治多頭重復填表格、報數據、交材料 | |||||
| 11. 全面建立鄉鎮(街道)履職事項清單,強化清單執行 | |||||
| 12. 防止問責泛化簡單化,統籌做好追責問責和容錯糾錯工作 | |||||
| 13. 糾治基層公務政務活動中過度使用短視頻、電子演示文稿(PPT)等加重基層負擔行為 | |||||
| 14. 關愛基層干部,落實職務職級晉升、帶薪休假等政策措施 |
Q12、您對身邊黨員干部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方面的情況如何評價?(單選題)
(1)很滿意 (2)比較滿意 (3)不太滿意 (4)不滿意
(5)不清楚/不作評價
Q13、您對強化黨員干部擔當作為,積極履職盡責,推動黨中央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情況如何評價?(單選題)
(1)很滿意 (2)比較滿意 (3)不太滿意 (4)不滿意
(5)不清楚/不作評價
Q14、您認為黨員干部不擔當不作為亂作為最突出的表現有哪些?(最多選3項)
(1)因循守舊,改革意識不強
(2)怕擔風險,為了不出事、寧可不干事
(3)把說了當做了,把做了當做成了
(4)推進工作行動遲緩,長期沒有實質性進展
(5)拈輕怕重、回避問題,遇見困難“繞著走”
(6)層層甩鍋、推卸責任
(7)簡單機械執行上級要求或層層加碼、脫離實際
(8)不經過充分調研論證,拍腦袋決策
(9)不依法履職,搞“任性”執法、選擇性執法
(10)對群眾利益漠不關心,對群眾合理訴求視而不見
(11)其他
(12)無
Q15、您認為當前以形式主義做法加重基層不必要負擔最突出的表現有哪些?(最多選5項)
(1)文件、會議數量仍然過多、質量不高
(2)面向基層的督查檢查考核過多過頻,基層疲于應付
(3)以頻繁調度排名通報、調研指導、績效評估、在領導講話中設置考核要求等方式隱形變異開展督查檢查考核
(4)調研考察、橫向交流過多過頻、缺乏統籌,增加基層負擔
(5)違規借調基層干部,以工作專班、跟班學習、交流鍛煉等名義變相借調干部
(6)強制推廣下載使用政務應用程序,考核通報用戶安裝使用率,強制要求定期登錄打卡等
(7)數據難以共享,多頭重復要求基層填表格、報數據、交材料
(8)隨意向鄉鎮(街道)下派履職事項清單外的工作任務
(9)隨意向村(社區)下派燃氣安全隱患排查、住房結構安全隱患填報等專業性任務
(10)違規變相開展評比表彰和創建示范活動
(11)急功近利、盲目決策制定難以實現的高目標,搞“數字政績”、“形象工程”
(12)以各種名目針對地方搞“百強”、“千強”排名,變相開展營利性、商業性評比評獎活動
(13)其他
(14)無
Q16、您認為有的文件材料質量不高、文風不實的癥結是?(最多選3項)
(1)抓落實與工作實際脫節,不掌握一線情況
(2)推動工作的方法不多,過度依賴發文件寫材料
(3)上級布置的文件材料不切合實際,只能簡單應付
(4)習慣當“甩手掌柜”,僅依靠專職文字工作人員或第三方撰寫編制材料
(5)承擔的文件材料任務較多,精力、能力不足
(6)其他
(7)無
Q17、您對解決身邊的形式主義突出問題,切實減輕基層不必要的負擔是否充滿信心?(單選題)
(1)充滿信心 (2)有一定信心 (3)信心不足
A1、您所在行政區?
省(自治區、直轄市): 請選擇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東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重慶市四川省貴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區陜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臺灣省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
城 市 : 請選擇
縣 (區): 請選擇
注釋:
1.各類開發區、高新區按原有行政區劃填寫。
A2、您的年齡是?
不到18歲
18-30歲
31-45歲
46-60歲
61-75歲
75歲以上
A3、您的受教育程度?
初中及以下
高中、中專、技校、職高
大專、高職
本科
研究生及以上
注釋:
2.受教育程度均包括畢業、肄業和輟學三種情況;但未畢業的成人教育按原學歷填寫。
A4、您的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民主黨派
無黨派人士
共青團員
群眾
注釋:
3.中共黨員,包括正式黨員和預備黨員。
4.無黨派人士,是指沒有參加任何政黨、有參政議政愿望和能力、對社會有積極貢獻和一定影響的人士,其主體是知識分子。
A5、您的職業?
公務員
事業單位人員
國有、集體企業人員
港澳臺及外資企業人員
民營企業人員
私營企業主或個體戶
教師
務農農民
農民工
離退休人員
無業、失業人員
學生
自由職業者
其他
注釋:
5.內退人員,按照內退前從事的工作填寫,內退后再就業的按照現在從事的工作填寫。
6.退休返聘人員,按照現在從事的工作填寫。
7.從事多種職業的,按照目前主要時間和精力所從事的工作填寫。
謝謝您的配合!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