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云新聞訊:腦機接口賽道是當前全球前沿的科研領域之一,承載著人類突破自身認知邊界、實現人機深度共融的未來想象。在由天津大學牽頭的腦機交互與人機共融海河實驗室,一支平均年齡僅37歲的年輕科研團隊,在這條賽道上書寫著中國科技的“硬核”答卷。
他們向腦機交互和醫工結合領域的“卡脖子”問題沖鋒,斬獲多項突破,率先突破216維控制指令的全球極限,自主研發新一代八通道腦電采集國產芯片,構建起全鏈條自主創新體系,手握腦機接口世界最大專利池,穩穩占據該領域世界領先地位。更難得的是這份科技實力在運動康復、抑郁癥干預、神經重癥診療等領域也發揮著巨大作用,開辟出全新醫療路徑,讓技術真正服務民生。
而實驗室的探索從未止步,他們更在前沿領域實現顛覆性突破,基于干細胞技術體外培養的“生物智能體”“片上腦”,不用依賴人體大腦,通過解析神經信號向外界發送控制指令;“片上眼”技術則將視覺類器官、微納電極陣列和神經信號解碼模塊集成于微型芯片上,構建出“類腦計算單元”,在視覺損傷的神經修復和康復評估中具有重要潛力。
一個個硬核突破、一項項重磅成果,彰顯了中國腦機技術自立自強的堅實底氣,這支年輕的科研力量也必將以青春之力,筑就無限可能的未來!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