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全球首臺”
“重要突破”
本周內,大國重器好消息不斷
我國在多個領域
交出亮眼成績單
重要突破!
我國自研3D打印發動機完成首次飛行
近日,由中國航發自主研制的3D打印極簡渦噴發動機,圓滿完成首次飛行試驗,標志著3D打印發動機在工程應用領域取得重要突破。本次飛行試驗持續30分鐘,飛行高度達6000米,最大飛行速度0.75馬赫,發動機全狀態工作,各項工作參數無異常。
本次單發飛行試驗成功,表明發動機在更高飛行高度和更復雜環境下的可靠性得到了進一步驗證,檢驗了發動機與飛行器的適配性,可為巡飛彈、無人機、靶機等平臺提供新型動力解決方案,展現出良好的應用前景。

據介紹,該款發動機采用3D打印制造技術,整機超過四分之三重量的零件均采用3D打印制造,大幅減少了零件數量,實現了輕量化、高性能的設計目標。
5000平方米的“超級風箏”
世界最大高空捕風傘成功開傘
11月12日,我國首個高空風能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核心裝備傳來新進展!
世界最大5000平方米高空風力發電捕風傘在內蒙古阿拉善左旗試驗場成功開傘,完成全部預定試驗內容并成功實現空中收傘,標志著我國高空風力發電技術在工程化應用方面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這個看上去像“大風箏”的捕風傘,能夠在300米以上高空捕獲風能,再通過這條牽引纜繩,拉動地面的發電機轉動發電。此次試驗分別實現了5000平方米和雙1200平方米捕風傘開收傘試驗。

高空風能作為尚未規模開發的新能源“無人區”,具有風速高、風向穩定、風能密度大等優勢,蘊藏著巨大潛力。目前主要有陸基和空基兩種技術路線,空基高空風力發電,是把輕型風力發電機搭載在輕量級飛行器上飛行,空中發電。此次試驗的是陸基高空風力發電,是利用在空中展開的做功傘捕獲風能牽引地面發電系統做功發電。
最大、最先進
航標船“海巡176”正式列編
11月13日,由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大型航標船“海巡176”正式列編交通運輸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該船是我國目前交通運輸系統最大最先進的航標作業船。

歷時三年建造完成,船舶總長75.2米,型寬14米,滿載排水量2360噸,續航力5000海里,最大航速超過15節,可在6級海況條件下安全航行,4級海況條件下安全作業。憑借長續航能力,該船可支持遠海航標部署與應急搶修。
“海巡176”輪列編后,將交付海口航標處管理使用,承擔南海海區航標布設、維護保養、導助航管理等任務,重點服務瓊州海峽、三沙等水域,提升南海海域航海保障服務能力和水平。
最高參數、最低煤耗
世界首臺650℃高效煤電機組進度刷新
世界首臺650℃高效超超臨界燃煤發電鍋爐近日在華能玉環電廠完成首方混凝土澆筑,進入全面建設階段。該鍋爐是我國特種設備安全沙盒監管制度實施以來,首例經市場監管總局批準進入沙盒試驗的設備。

該鍋爐在全球范圍內首次將燃煤火電機組蒸汽溫度提升至世界最高的650℃,采用我國自主研發的全系列高溫合金新材料,突破高溫合金“卡脖子”難題,實現了關鍵高溫材料技術的完全自主可控,是我國在耐高溫新材料、煤電清潔高效利用新技術領域的重大突破。
該鍋爐建成后,將刷新世界火電機組最高運行參數和最低煤耗記錄。
大國重器
不斷傳來好消息
縱橫天地間
中國前進的步伐堅實、有力
期待更多新進展、新成就!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