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小米之鄉”,張家口蔚縣立足千年農耕文明積淀與獨特自然資源稟賦,以小米產業為核心,率先探索營商環境培育與產業升級協同推進改革路徑,不僅落實了河北省特色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戰略,更為縣域經濟跨越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精準服務破壁壘 審批改革見實效
蔚縣聚焦企業需求精準發力,構建全鏈條服務體系。通過開展小米產業服務資源普查形成需求白皮書,繪制服務資源熱力圖并開發供需對接平臺,有效破解資源匹配難題;升級企業服務中心、組建產業服務專班、引入科研團隊駐點,同時優化“蔚縣企業之家”平臺功能,實現全流程服務保障。

審批效率提升成為企業最直觀的獲得感來源。蔚縣設立“一件事一次辦”窗口,推行“虛擬審批+承諾制”“承諾即換證”等創新模式,打破傳統審批流程壁壘,實現小米產業項目“拿地即開工”?!耙郧稗k理開工許可手續,需跑多個部門、等一兩個月是常態,現在拿地后5個工作日就能拿到所有證件,項目可提前3個月開工,前期資金占用成本就省了近百萬元?!毙∶咨罴庸て髽I蔚縣金蔚香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喬景斌表示,改革讓企業真正實現了“輕裝上陣”。此項改革措施已在全縣12個小米加工項目中推廣,累計為企業節省時間成本超800多天。
資源整合強動能 產業轉型添活力
資源整合與產業轉型同步推進,為小米產業發展賦能增效。蔚縣發揮龍頭企業引領作用,建設縣域技術協同中心,聯合電商平臺成立服務聯盟,創新“谷鏈貸”融資模式,建立產業協作評估體系與服務機構白名單機制。

針對小米企業融資難問題,“谷鏈貸”通過產業鏈信用捆綁實現無抵押授信,蔚縣益農小米專業合作社就是受益者之一。“我們想擴大種植規模,但購買種子化肥資金欠缺,‘谷鏈貸’不用抵押,3天審核通過,發放貸款200萬元,今年種植面積從500畝擴展到了1200畝。”合作社負責人王建軍說。目前,“谷鏈貸”已為全縣36家小米企業及合作社發放貸款超1.2億元。同時,蔚縣招引頭部服務商,扶持本土機構開發溯源A P P,智慧農業平臺上線后實現“一碼溯源”,消費者掃碼即可查看小米種植、培育、收割、加工全流程,倒逼企業提升產品品質。
集群發展聚合力 跨域協同拓空間
在產業協作與集群規劃上,蔚縣組織龍頭企業簽訂“訂單農業+保底收購”協議,舉辦加工商貿、跨境電商對接會及產業論壇,規劃“一核兩帶三園全域提升”產業集群布局,實施初加工、深加工提升工程,深化地理標志保護。

“有了訂單保底,我們種小米更有底氣了!”蔚縣涌泉莊鄉農戶張占兵拿著與龍頭企業簽訂的收購協議自豪地說,去年他家種了15畝小米,按訂單價出售比市場價多收入4000多元。目前,全縣龍頭企業已簽訂單農業面積達8萬余畝,覆蓋農戶2.3萬戶。此外,蔚縣加強與蒙晉冀長城金三角、京津冀、環渤海區域合作,共建產業聯盟與集散中心;建設標準化生產基地,推動企業智能化與數字化轉型,深入企業宣講政策并開展設備上云工作。
人才保障方面,蔚縣實施“谷才興蔚”計劃,通過引進高端人才、設立專家工作站、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構建立體招商體系。“縣里引進的農業專家幫我們改良了小米品種,畝產從800斤提高到了1100斤,品質也有了質的提升。”蔚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縣已引進高端農業人才18名,培育新型職業農民1200余人。
如今,蔚縣小米產業改革成效顯著,成功申報省級產業化聯合體,市民中心設立的“小米產業金融服務站”推出多款特色貸款產品,與京東總部達成初步合作意向,耐旱高產品種得到廣泛推廣,新建谷子育(繁)種基地有序推進,產業集群項目實施方案落地見效,全縣小米產業呈現出高質量發展的良好態勢。(安永越 張超)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