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驅動的智慧交通中,車流在路網中高效穿梭;智能化改造后的黃驊港,作業效率提升23%;鋼鐵生產線上,AI模型正優化著能源調度……
近日,在河北省科技廳組織召開的一場京津冀投融資合作交流會上,11家京津知名創投機構的代表齊聚一堂,為河北的科技投資基金建言獻策。會議室內的熱烈討論,與室外日益濃厚的創新氛圍相互映照。河北,這片承載著京津冀協同發展重任的土地,正悄然改變著產業發展的傳統邏輯。

雄安未來之城場景匯“衛星互聯網+”示范場景。李雨菲攝
資源聚合:打破創新“孤島”
河北的產業創新,已不再是企業的“單打獨斗”。在河北省科技廳的推動下,一種全新的創新生態正在形成,各類平臺正成為支撐產業創新的堅實底座。
今年9月,河北省科技廳發布本年度省重點實驗室和省技術創新中心建設布局工作通知,明確提出平臺建設布局要堅持少而精、成體系、強能力、重貢獻的原則。
平臺建設的方向清晰而精準——面向重大國家戰略、重點產業和重點特色產業集群。特別是圍繞河北省八個重點產業及107個重點特色產業集群,支持產業集群龍頭企業聚焦產業關鍵共性技術攻關,產學研聯合申報建設科技創新平臺。
科技需求對接活動也相繼舉行。9月24日,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業校企合作對接會暨北京科技大學與邯鄲市企業科技成果對接會在邯鄲市舉行,采用了“以需求找成果”的新思路,通過前期征集冶金、新材料、電子信息等領域近300家企業技術需求,精準匹配北京科技大學909項創新成果;
10月16日,“雙進雙對接”——京津創新資源賦能唐山機器人產業集群合作交流活動在河北省唐山市舉辦,企業圍繞政策解讀、招商合作等核心需求主動咨詢,政府部門則依托“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模式高效回應,讓政策信息直達需求端;
…………
這種精準的“相親”模式,極大地提高了科技成果轉化的效率。

京津創新資源賦能唐山機器人產業集群合作交流活動現場。趙子歉供圖
政策創新:從“資金扶持”到“生態營造”
從傳統的資金扶持轉向全方位的創新生態營造,從提供項目支持到科技金融加持、給予場景機會……河北省的科技政策工具包正在不斷豐富。
今年10月,河北省科技廳聯合雄安新區工信科技數據局、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分公司,新推出兩種科技保險產品——“概念驗證與小試綜合保險”和“中試綜合保險”。河北省科技廳將這兩種產品納入河北省科技保險產品補貼目錄,定為A類保險產品,給予最高50%的保費補貼。
這一創新舉措旨在分散概念驗證、小試、中試環節的創新風險,解決科技成果轉化中的瓶頸問題。

工人在位于任丘市的金獅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作。苑立偉攝
在省級政策引領下,各地市也積極探索符合本地特色的創新路徑。
張家口市科技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張家口市建立了‘企業需求庫—科技成果庫’雙向清單機制,集中向各縣區推送100項中國科學院科技成果,通過‘實地考察+精準對接’的模式,搭建承接科技資源平臺。”
滄州市則選擇了場景開放的路子。中國電信滄州分公司技術團隊深入田間調研百余次,確保每個AI場景直擊治理痛點。在鹽山縣建設的數字鄉村平臺,已覆蓋全縣11個鄉鎮391個行政村,鄉村治理邁入“智治”新時代。
人才培育:從“單一引智”到“系統育人”
人才是創新的第一資源。近年來,河北在人才培育方面不斷創新機制,從單純的引進智力轉向系統化培育創新人才。
近日,河北省科技廳下屬單位省產業技術研究院與西安交通大學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共同出資設立“西安交大(河北)項目經理校地聯合培養試點”。
“該試點圍繞河北省八個重點產業和縣域特色產業集群發展,重點面向京津冀區域,依托技術經理人隊伍,利用西安交通大學在技術轉移與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優勢資源,結合河北省產業技術研究院靈活的人才激勵機制,推動技術經理人向職業項目經理轉型。”河北省產業技術研究院負責人孫立永說。
在今年9月組織的科技人才服務研討會上,來自京津冀高校院所、市縣鄉有關部門、第三方服務機構以及科技企業的專家和代表50余人參加會議。與會代表圍繞靶向引才、破解人才“水土不服”難題、精準高效服務企業、留住用好人才等主題,分享實踐經驗與思考。
“今年以來,我們挖掘梳理企業一線技術需求200余項,開展精準產才對接活動10余次,助力60余家企業和地方政府與北京7家高校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達成合作意向27項,簽訂合作協議或技術合同12項。”河北省科技創新服務中心董玉慧介紹。

測產專家對黃驊市友和種植專業合作社種植的旱堿麥麥粒進行水分檢測。傅新春攝
河北省科技廳的一系列人才培養創新舉措,正在燕趙大地結出碩果。“下一步,將繼續強化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用好科技成果競爭性評價、權威性評價和科技成果競價機制,開展‘場景創新 賦能產業’系列活動,使更多科技成果從樣品變成產品、形成產業。”河北省科技廳負責人表示。
【記者手記】
技術賦能產業創新的河北實踐,已從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勢。
在河北省科技廳的穿針引線下,雄安的未來之城、唐山的智慧港口、石家莊的生物醫藥、衡水的特色產業集群……這些分散在燕趙大地的珍珠被串成精美的項鏈。
河北省科技廳負責人表示:“精準對接各市主導產業與縣域特色產業需求,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打造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全鏈條創新策源地,強化‘政產學研金服用’融合貫通,努力實現創新體系整體效能質的飛躍。”
創新要素的充分涌動,正讓河北產業煥發新的生機。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