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中國經濟“三季度報”承載著很多關注與期待。今年以來,我國經濟發展歷程很不平凡,從全年來看,前三季度的數據分量較為關鍵,對于判斷第四季度及全年經濟走勢有著一定的參考價值。同時,當前也是觀察中國在“十四五”收官之年能否順利實現主要目標的關鍵窗口。
10月20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我國前三季度主要經濟數據。面對外部壓力加大和內部困難較多的復雜局面,前三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長5.2%,GDP總量突破101萬億元。
首先,前三季度,中國經濟“穩”的格局沒有變。來看幾組核心數據: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53.5%,比上年全年提升9個百分點,繼續發揮經濟增長主引擎作用;前三季度,我國外貿持續穩定增長,貨物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4.0%,展現出較強的韌性與可持續性。譬如,第138屆廣交會首期剛剛結束,境外采購商表示,中國產供鏈無可替代,為全球經貿注入穩定性。我想,這更是中國外貿發展趨勢的縮影。
有了“穩”的基礎,再來看發展質量。中國“進”的勢頭沒有改變,創新能力正是這一勢頭的核心底氣。近期,好消息一個接著一個,宇樹科技發布最新款人形機器人產品;被稱作“全球最快高鐵”的CR450動車組樣車去年底公布后,目前正在不同速度、不同場景中進行多項試驗。再回溯今年,各領域立足自身實際積極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從國產大模型DeepSeek的強勢崛起,到人形機器人等各類前沿產品加速迭代“進化”,現象級創新成果不斷涌現。當下,中國正在創新和規模化生產基礎上,形成超級競爭力。截至今年6月,我國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戶規模達5.15億人,呈現爆發式增長。
當然,中國經濟“韌”的特性沒有改變,消費升級是一個尤為明顯的特征。消費一直是觀察中國經濟活力的重要窗口,特別是在外部沖擊加大的時候,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表示,做強國內大循環,提高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就更加重要。比如大家感受很深的以舊換新政策,今年以來加力擴圍,越來越多的智能化產品走進千家萬戶。服務消費也是消費升級的集中體現,這個夏天,各地下了很大功夫努力為廣大游客提供新奇體驗,滿足大家日益增長的品質化、個性化、體驗化消費需求。也有專家表示,服務消費正處于快速增長階段,但民生等領域優質服務供給不足,通過優化供給擴大服務消費規模仍具有很大潛力。
經濟運行已經進入四季度,綜合來看,實現全年預期目標有基礎有支撐,但也需要付出艱苦努力。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表示,要有效發揮各項政策效能,統籌好短期增長和中長期發展,推動新舊動能平穩轉換,持續深化關鍵領域改革,不斷提升經濟發展內生動能。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