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在位于塔克拉瑪干沙漠西北緣的新疆溫宿縣,托乎拉水稻種植基地里的3萬余畝水稻迎來豐收,田間地頭盡顯一派繁忙景象。

今年,當地加大農業技術指導,協調多臺大型收割機推進全流程機械化作業。在種植管理、收割等環節機械化覆蓋率高達98%,助力水稻畝產達到730公斤,再創新高。

在產銷環節,當地積極推廣產業化模式,讓農戶在田間即可完成“收割即銷售”,收購價較市場零售價每公斤高出0.2元至0.3元,有效提高了農戶收入和種植積極性。

作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溫宿大米”依托天山雪水與富硒土壤,在沙海邊緣孕育出“金色產業”,為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提供了有力支撐。據預計當地水稻收割工作將于11月上旬全部完成。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