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西安10月16日電 題:秦嶺腳下興起創業潮 “新村民”成鄉村振興新力量
作者 楊英琦
走進西安市長安區黃良新村,藝術氣息撲面而來。樸素的民房外墻被創意彩繪點亮,村道旁的小院飄出咖啡香,虛掩的木門后藏著手作工坊……舊宅老院與新興業態在此和諧共生,始于一群“新村民”的到來。
“剛從市區搬來時,我們一邊做潮玩設計,一邊線上經營玩具店,并不指望線下的客流。可不知不覺間,村里變了樣。如今每到周末,處處是專程來‘閑逛’的年輕人,有時我們的小院里每天需接待近百人?!?022年,“90后”張安琪與丈夫成了黃良新村的“新村民”,方寸小院讓兩人的工作室和收藏多年的玩具得以安家,他們也在此找到了志趣相投的伙伴。
隨著甜品店、咖啡館、民宿陸續入駐,鄉村面貌悄然煥新?!拔覀兣c本地村民也建立了深厚聯結——從裝修到打理院落,都需要當地村民的支持。也是這種新老村民之間的默契與溫暖,讓我們帶來的新鮮創意,能在鄉村的土壤里落地生根。”張安琪說。

10月13日,顧客在張安琪經營的玩具店內參觀。楊英琦 攝
“新業態的引進,每年為本地村民帶來直接經濟收入約130萬元人民幣,并解決了大量村民的‘家門口’就業問題?!秉S良新村黨支部副書記王棟永介紹,如今,咖啡、民宿、手工編織等多元業態在村內蓬勃發展。在“鄉創客”為鄉村注入新活力的同時,當地結合人居環境整治,在道路建設、村莊環境整治、污水治理等方面優化提升相關配套建設水平,也以減免費用等務實服務支持“新村民”扎根,形成了互利共贏的鄉村發展新模式。
從黃良新村出發,沿秦嶺山腳一路向西,在西安市鄠邑區石井街道栗峪口村,一個融合工作、生活與社群的青年社區悄然生根,昔日村舍被賦予新意,化身為集共享辦公、廚房與直播間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鄉村會客廳”,為創業者等提供工作生活空間,吸引了天南地北的探索者。
“部分社區成員在完成本職工作之余,也主動投身當地發展,參與農產品包裝設計、直播帶貨和電商運營也是他們的日常?!痹撉嗄晟鐓^工作人員葉茂熙說,平等開放的社群環境催生了無數意想不到的合作可能。在這里,人們不再是獨立的個體,而是深度融入并推動鄉村發展的建設者。

10月13日,開設在黃良新村的雜貨店迎來多名顧客。楊英琦 攝
“鄉村是我的‘免費布景’,更是吸引客人的核心資源?!痹谇貛X山腳的灃峪村,“90后”朱迎迎的咖啡館擁有城市無法復制的風景。
創業兩年來,朱迎迎發現,鄉村已成年輕人的“精神充電樁”,游客不再滿足于走馬觀花,而是渴望能停下來深度體驗的空間。這為鄉村的新興業態提供了穩定的客群,也為像她這樣的“鄉創客”提供了施展創意的土壤?!拔覀儜Y合當地資源開發產品,并推動多元業態聯動發展?!敝煊f,“未來,我們希望不只是開一家店,而是參與構建一個有溫度、能共生的鄉村新生態?!?完)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