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老女人精品毛片久久,激情五月播播久久久精品,成人看片网站,美女高潮在线观看

首頁 新聞中心 時政 獨家 縣區 小記者 教育 醫療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網 數字報刊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即時新聞

理響中國|1.4萬億斤的跨越

2025-10-16 15:48:23  來源:新華網客戶端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十四五”期間,從物質基礎到機制保障,我國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糧食年產量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2024年首次邁上1.4萬億斤新臺階,14億多中國人的飯碗端得更牢。大國糧倉根基穩固,展現了我國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嶄新氣象。回望“十四五”,我國糧食安全領域都有哪些發展關鍵詞?從“吃得飽”到“吃得好”,再到“吃得健康”,我們是如何實現的?

新一季“以理服人|思客講堂·黨校公開課”第一集上線。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副教授孫生陽,為我們解答。

image.png

大家好!我現在所在的地方是吉林省梨樹縣。2020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里考察調研。

梨樹縣地處松遼平原腹地,素有“東北糧倉”和“松遼明珠”的美譽,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

2024年8月8日,在吉林省梨樹縣孤家子鎮,無人機為作物施肥(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張楠 攝

說到糧食,大家并不會感到陌生,因為在日常生活中,“吃了嗎”是我們最常使用的一句問候語。但這簡簡單單的三個字,承載的是中國人對饑餓的深刻記憶。習近平在陜西插隊期間,就曾餓著肚子問周圍的老百姓,你們覺得什么樣的日子最好?老百姓給出的第一個目標就是不再去要飯,能吃飽肚子,哪怕吃糠咽菜都行。

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我國用僅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資源,養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特別是在“十四五”期間,我國糧食生產實現“二十一連豐”,去年更是邁上了1.4萬億斤新臺階,有力回答了“誰來養活中國”的問題。

 

如何端牢中國“飯碗” ?

三個“關鍵詞”找答案

如果我們用三個關鍵詞概括“十四五”期間糧食安全發展成就,那就是“吃得飽”、“吃得好”、“吃得健康”

首先,吃得飽。從人均糧食占有量看,2024年我國人均糧食占有量達500公斤,不僅遠高于國際公認的400公斤糧食安全線,而且比2020年的人均480公斤還高出了20公斤。20公斤看起來并不是很多,但如果乘以14億就是2800萬噸,這差不多相當于我國湖北省一年的糧食產量。

其次,我們吃得更好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吃飯”不僅僅是消費糧食,肉蛋奶、果菜魚樣樣都是美食。在大食物觀的引領下,“十四五”期間,我國肉類、蔬菜、茶葉、水果等產量位居世界首位,極大程度豐富了老百姓的餐桌。特別是隨著物流體系的完善,種類豐富的食物可以通過飛機、鐵路、公路抵達全國任何一個地方,即使是在冬天,我們也可以吃到四季的蔬菜與水果。

最后,我們吃得更健康了。如果我們把身體比作一座房子的話,食物是這座房子的基石,而膳食營養則是基石中的核心,直接關系到我們的身體健康。“十四五”期間,我們不僅全面推進農業生產方式的綠色轉型,減少糧食生產中的化肥農藥使用,而且提倡健康飲食、合理膳食,改變過去不科學的飲食習慣,共同守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從“吃得飽”到“吃得好”再到“吃得健康”

我們是如何做到的?

這一變遷背后折射出的是對糧食安全認識的深化、國家糧食安全治理能力的躍升和農業新質生產力的賦能。

從糧食安全的概念范疇看,比如過去我們一提到糧食,想到的就是“稻、黍、稷、麥、菽”五谷,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別是對優質蛋白需求的增加,以口糧為主的糧食生產已經不再能夠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須樹立大食物觀、大農業觀。

再比如,過去我們一提到安全,想到的就是“保全部、保所有品種”的數量安全,但這種數量化的安全觀又會加劇生態環境的承載壓力,這也要求我們減少糧食生產中的資源過度投入和環境污染,既重視數量安全,也重視生態安全。

但需要強調的是,作為一個擁有14億多人口的大國來說,每天就要消耗掉70萬噸糧、9.8萬噸油、192萬噸菜和23萬噸肉,這差不多等于新加坡一年的食物消費量。面對如此龐大的食物消費需求,世界上沒有任何其他國家或地區能夠為養活中國提供足夠的商品糧食。所以總書記講,絕不能買飯吃、討飯吃,飯碗里必須主要裝我們自己生產的糧食。

 

吉林省梨樹縣泉眼溝村的保護性耕作地塊。新華社記者司曉帥 攝

從糧食安全的治理能力看,對于我們這樣一個人多地少的國家來說,要保障糧食安全,首先就是要保護耕地。習近平總書記在梨樹縣考察調研的時候就強調,采取有效措施切實把黑土地這個“耕地中的大熊貓”保護好、利用好。在“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的推動下,“十四五”期間,我國支持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4.6億畝,目前累計已建成超過10億畝高標準農田,相當于黑龍江、河南兩省土地面積的總和。

 

7月21日,在位于吉林省四平市梨樹縣的“科技小院”試驗田,植保無人機為玉米精準施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 張楠 攝

從農業新質生產力的賦能看,在耕地面積有限的條件下,糧食穩產增產的關鍵在科技。我們有時候到農村去,看到在地里干活的農民少了,會下意識地把這些問題歸結到農村“空心化”上,但其實不然,隨著智慧農業的快速發展,以前依靠勞動投入的糧食生產正在被一排排傳感器、一架架無人機所取代。特別是一臺植保無人機的作業效率相當于60個勞動力,而成本卻比人工作業低。從土地中解放出來的農民不僅可以轉移到其他產業就業獲得更高的收入,而且也進一步提高了糧食的生產效率。

回望“十四五”,我國在保障糧食安全方面取得的成績是斐然的,也是來之不易的。這既歸功于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來源于制止食物浪費的需求側管理,同時更凝結了兩億多農民辛勤勞作的汗水。面向“十五五”,我們要進一步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讓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落到老百姓的生活細處,把盛滿中國糧的飯碗牢牢端在我們自己手中。


編輯:吳明富
河山新聞
移動客戶端
張家口日報官方
微信“張小全兒”
張家口新聞網
官方微博
抖音掃碼
關注@張家口NEWS
【張家口新聞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余县| 阿瓦提县| 盐亭县| 阿巴嘎旗| 荣成市| 客服| 银川市| 原平市| 柞水县| 乃东县| 稷山县| 翁源县| 威信县| 连南| 鸡东县| 藁城市| 静海县| 全州县| 万荣县| 南江县| 肇州县| 苍梧县| 外汇| 三门峡市| 分宜县| 金沙县| 右玉县| 石首市| 曲阜市| 奇台县| 寿宁县| 宁强县| 潜山县| 奉新县| 石城县| 通化县| 芒康县| 江北区| 武川县| 长寿区| 衡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