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蟹正肥
陽澄湖開捕迎“豐”景
秋風起,蟹腳癢,又到了品嘗大閘蟹美味的時節。前幾天(26日),陽澄湖大閘蟹正式開捕。

上午10點,隨著開捕號令的下達,一年一度的陽澄湖大閘蟹圍網捕撈拉開帷幕。船舷邊,蟹農們熟練地拉起蟹籠,一只只青背白肚的大閘蟹爭相出籠。

為了保障螃蟹的鮮度,在開捕現場,當地加派了數十個物流裝車發運口,直接對接蟹塘。剛捕撈的大閘蟹即刻裝入新型冷鏈轉運車,直達消費者餐桌。

據蘇州市農業農村局公布,今年陽澄湖大閘蟹產量達1.035萬噸左右,比去年增長450噸。預計國慶中秋假期過后,陽澄湖大閘蟹將迎來大規模批量上市。
鮑魚迎豐收
凌晨出海搶“頭鮮”
除了大閘蟹,秋季開海還帶來了豐富的海鮮選擇。山東榮成市是我國重要的鮑魚產區,眼下正是鮑魚豐收的時節。
在山東榮成愛蓮灣海域的一艘鮑魚運輸船上。凌晨4點鐘,大家已經在撈鮑魚。箱子里面裝的一層一層的就是鮑魚。它們平時都是被拴在繩子底下,需要的時候就把它們打撈上來。

海面上,漁民的頭燈在微亮的天色下閃爍,格外醒目。大家各自忙活著,有的在收鮑魚,有的在給鮑魚投喂龍須菜。隨著天色漸亮,滿載鮑魚的運輸船陸續靠岸,新鮮鮑魚被轉運到車間進行分揀,然后送往市場銷售。
技術突破+生態優勢
鮑魚年產值40億
山東榮成市擁有鮑魚養殖海區面積1.2萬畝,鮑魚年產量3萬多噸,約占全國的七分之一,是我國北方地區鮑魚的主要產地。但在上世紀80年代,鮑魚在當地還是個稀罕物,這些年,榮成鮑魚產業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人工育苗技術的突破,讓榮成鮑魚走上了規模化養殖的道路。而當地雄厚的海洋資源稟賦和海岸區位優勢,進一步推動鮑魚產業做大做強。

近年來,榮成和福建莆田等地合作開展鮑魚“南北轉場”、冬夏對調“候鳥式”養殖模式,避免了水溫過低或過高對鮑魚產量和質量造成的影響。鮑魚成活率由原來的50%提升至90%以上,成長周期由三四年縮短為兩三年,進一步做大了產業規模,提升了鮑魚的產量和品質。

經過多年發展,當地已形成鮑魚養殖、加工、運輸、交易等較完整的產業鏈條,從業人員3萬多人,產值接近40億元,鮑魚產業已成為榮成主要的漁業經濟支柱和特色產業之一。
鮑魚捕撈上市
供應雙節市場
除了山東榮成市的鮑魚在忙著收獲,這兩天,福建寧德的鮑魚也陸續捕撈上市,供應節前市場。
在福建寧德市蕉城區寒垅村鮑魚養殖區,連片的養殖網箱漂浮在碧波之上。在鮑魚排上,工人們嫻熟地將重達幾十斤的鮑魚養殖籠從水中拉起,用扁擔挑到分揀臺上。隨后,工人們用鈍口刀將鮑魚取出,裝進小塑料筐,再經過稱重、過水后,集中運往市場。

寒垅村鮑魚養殖面積達3200畝。養殖戶告訴記者,去年以來,養殖鮑魚的主要飼料龍須菜價格回落,養殖成本有所下降,再加上節前收購商訂單量明顯增多,這對養殖戶來說,是雙重利好。
據統計,今年1至9月,蕉城區鮑魚產量約1.46萬噸,產值近11億元。
海蝦豐收 古法曬蝦味飄香
眼下,正是海蝦豐收季。在浙江寧波市寧??h強蛟鎮,村民們沿用古法將新鮮海蝦制作成蝦干,曬出的蝦干供不應求,眾多游客前來采購。
一早,強蛟鎮峽山村村民薛榮川和妻子尤青蓮已經忙活上了。兩口大鐵鍋前,薛榮川從水箱里撈出剛從碼頭運來的鮮蝦,整只下鍋用大火煮熟,保證每一只都完整飽滿。數百只鮮蝦迅速變紅,海蝦特有的鮮甜順著熱氣飄出。

除了食材講究,寧海灣的蝦干制作也頗具地域特色。尤青蓮挑了個陰涼地,將剛煮好的海蝦均勻地鋪在晾架上,通過翻曬,確保蝦干兩面風干均勻,口感一致。

“曬秋”是寧海灣漁村流傳已久的方法,現在已逐漸發展成特色產業。當地蝦干的制作在傳承傳統海味制作手藝的同時,特意改用低鹽配方,推向市場后也深受消費者青睞。
板栗“噼啪”落 村民富起來
秋天,很多地方都有打板栗的習俗。在湖北省黃岡市羅田縣,板栗已經成熟了。除了打板栗,當地還把直播間搬到了田間地頭,讓網友們下單嘗鮮味。
走進黃岡市羅田縣,一顆顆板栗掛在枝頭。栗農們手持竹竿嫻熟地拍打著枝條,陣陣“噼啪”聲響徹林間。隨著竹竿的拍打,裹著青翠外衣的板栗應聲落地,空氣中彌漫著豐收的清甜。

要吃著新鮮,就要快速銷售。對此,羅田縣組織直播團隊扎進了栗林,通過鏡頭向網友們展示板栗從采摘到去殼的完整過程。這幾天,當地通過直播已直接銷售板栗1500噸。

與此同時,板栗加工廠也在忙著趕訂單。新鮮收獲的板栗可以做成袋裝零食,附加值更高了。
從按筐、按噸“粗放”賣,再到如今按袋兒精細賣,羅田板栗正在走出山林,奔向市場,成為鄉親們口袋里的“金果子”。
竹竿響處板栗落
一道佳肴滿院香
目前,安徽省宣城市旌德縣的板栗也成熟了,當地村民們會去采摘新鮮的板栗,做一道美味佳肴——板栗燒雞。
一大早,旌德縣白沙村的板栗林熱鬧了起來。想要制作板栗燒雞,新鮮板栗是最好的。村民們挎著筐子、拎著竹竿來到樹下,對著樹枝一敲,板栗球接二連三墜落下來。

帶著豐收的果實回到院中,大家分工處理板栗的外殼,有人腳踩輕碾,有人剪刀破縫,不一會兒,飽滿的栗子便堆滿了盤子。廚房里,土雞正在灶上燉得入味兒,將板栗清洗后倒入鍋中翻炒,金黃的雞肉裹著濃汁,嫩黃的板栗泛著油光。

擺好碗筷,一桌佳肴陸續上桌,板栗燒雞自然是壓軸登場,香氣瞬間彌漫小院。親友們圍桌而坐,共享美味,甜糯板栗混合著雞肉的鮮香,團圓時刻多了幾分甜蜜與溫情。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