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日報訊(記者盧雪竹 劉佳 實習生劉芮嘉)9月25日,記者從保定市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以來,全市稅務系統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著眼納稅人繳費人期待,堅持管服并重、管服一體,通過優化服務模式、快速響應訴求、深化信用管理等一系列務實舉措,確保市場主體及時準確享受優惠政策和稅費服務。 “問辦結合增便利,堅持‘高效辦成一件事’,暢通服務‘最后一公里’。”國家稅務總局保定市稅務局黨委委員、副局長王士彬表示,市稅務局整合線上線下服務資源,構建以電子稅務局為核心,手機APP、微信公眾號、智能辦稅終端等為補充的服務矩陣,將90%以上常辦稅費業務納入“非接觸式”辦理范圍。在4S店、社區等場所部署自助終端,實現便民服務“零距離”;打造“智能客服+人工坐席”,提供7×24小時政策答疑,今年以來已開展互動服務27.42萬次。線下辦稅服務廳向“綜合服務站”轉型,設置導稅預審、簡事快辦等功能區,建立智能導稅分流機制,打造“簡事快辦”綠色通道、特殊事項受理等專業化服務模塊,開設跨區域通辦、“辦不成事”等專窗,提供個性化服務。同時搭建“線上學堂+線下實訓+一對一解讀”多維輔導體系,今年全市舉辦線下專題輔導120余場,覆蓋納稅人1萬余戶次。針對高新企業定向推送政策提醒6萬余條,政策響應時效縮至24小時內。 “打造快速響應優體驗,提升服務溫度與感知度。”王士彬說,在訴求收集方面,構建以12366熱線為主干,以辦稅服務廳、“好差評”系統、“有訴求碼上說”、線上平臺留言等為分支的“1+N”訴求收集網絡,建成25個權益保護中心、57個權益保護室, 全面推行“好差評”制度,將評價權充分交給納稅人繳費人,讓服務對象的滿意成為改進工作的動力。建立分級分類、快速轉辦、限時處理、跟蹤督辦、及時反饋全流程工作機制,形成“收集—分析—處理—反饋—優化”閉環管理。今年全市受理的27件納稅服務投訴全部及時受理,按期辦結率100%。通過數據分析定位服務痛點,聯合市科技部門為3家整車制造企業,開展研發加計扣除政策事前鑒定輔導,專家評審金額達9000余萬元,推動納稅服務持續迭代升級。 同時,深化“智信享”品牌建設,將全國統一征收、具備條件的社保費和非稅收入納入信用評價,積極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稅費監管機制。不斷完善納稅信用評價體系,擴大智慧稅務場景應用,實現納稅信用管理由靜態到動態的服務升級。今年以來,圍繞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排查申報數據986戶次,發現并糾正異常數據289戶次。聯合推出A級納稅人信用激勵措施,A級納稅人企業法人代表等誠信人員,可享景區門票、住宿、餐飲等50%—80%價格優惠。推動納稅信用信息與社會信用信息深度融合,19家銀行推出22款涉稅信用金融產品,6483戶小微企業享受信用貸款76.34億元;A級納稅人可一次領取不超過3個月的增值稅發票用量,連續3年評為A級納稅人可享綠色通道服務。 發布會還解析了其他問題。新《納稅繳費信用管理辦法》按“稅費皆重、稅費一體、稅費協同”理念,將全國統一征收、具備條件的社會保險費和非稅收入納入信用評價,重點深化稅費協同、拓寬參評主體、優化監管舉措、完善信用修復,實現稅費信用同評與制度集成升級。《涉稅專業管理服務辦法(試行)》對涉稅專業服務機構及從業人員提出新要求,包括實名制管理、信息報送時效、執業合規性以及內部管理與風險防控。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