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慶祝大會剛剛結束,但對西藏60年發展奇跡的探索仍在繼續。繼9月上旬跟隨采訪團到那曲市西部四縣領略羌塘魅力后,記者又來到阿里地區,深入產業園區、社區村居、固邊興邊最前沿、鄉村振興第一線,看大美風景,尋人文故事。
從拉薩到阿里地區,很多人選擇乘飛機,大部分是為了降低時間成本,還有一些人是為了在飛機上俯瞰連綿不絕、震撼人心的雪山大湖。
阿里地區位于西藏西部,青藏高原西南部,是西藏乃至全國面向南亞開放的橋頭堡,面積33.717萬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被稱作“世界屋脊的屋脊”“高原上的高原”。阿里境內山系眾多,素有“萬山之祖、萬水之源”之稱,著名的岡仁波齊、瑪旁雍錯、古格王國遺址、札達土林、班公湖等不可復制的世界級旅游資源就在這里。
我們這次乘坐的航班飛往阿里兩個機場之一的昆莎機場,從拉薩起飛的時間是早晨7點20。于是,在秋日有些涼的清晨,記者團飛往阿里。在1個多小時的飛行中,阿里萬山之祖的氣勢漸次展開,一座又一座雪山仿佛手挽手跳著傳統宣舞的象雄儀仗隊,迎接各方賓客。大川間有大湖,俯瞰去仿佛神女不小心落下的藍寶石,神秘珍貴。

圖為從飛機上俯瞰阿里群山 攝影:趙釗
下了飛機,乘車前往普蘭的路上,阿里的雄渾氣質展露無遺。阿里地區地形復雜多樣,地勢自南向北次第抬升,大致分為三種形態:北部高原湖盆區、中部高山寬谷區和南部高山峽谷區,普蘭正處于阿里南部。于是,車輛便在山與水之間穿梭,一會平行遠看雪山連綿,一會駛進峽谷俯看溪流灌叢。漸漸地,我們進入了納木那尼雪峰和阿比峰之間的孔雀河(馬甲藏布)谷地,來到“雪山環繞的地方”,普蘭。

圖為普蘭縣城附近 攝影:趙釗

圖為普蘭縣附近的雪山 攝影:趙釗
與尼泊爾、印度相鄰的普蘭是著名的邊境縣之一,全縣面積1.319萬平方公里,是阿里地區最小的縣域。著名岡仁波齊峰就坐落在普蘭縣巴嘎鄉,每年前來岡仁波齊轉山的印度香客和游客也不計其數。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之一瑪旁雍錯湖周長90多公里,瑪旁雍錯濕地2018年被批準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圖為遠看岡仁波齊峰 攝影:趙釗
普蘭縣城并不大,周邊被高高矮矮的山體包圍。縣城發展得不錯,大大小小商店鱗次櫛比,百貨、飯館、服飾、食品應有盡有。茶百道、零食有鳴等等在拉薩、林芝甚至內地很火的小店,在普蘭也找得到。最有意思的是,普蘭街頭既有藏餐廳、川菜館,也有高掛“尼泊爾風味”的飯店,選擇十分豐富,不同飲食特色在這里共存、碰撞、互鑒,形成味覺萬花筒。
在縣城的一角,有一個歷史悠久的邊貿市場是當地特色。唐嘎市場距今500多年歷史,曾經是中國、印度、尼泊爾三國文化和商貿交流的重要場所。從歷史圖片看,市場一度是露天擺攤,僅有的建筑也十分簡陋。近年來,國家投資2.8億在孔雀河以南、彰杰河以東新建了普蘭唐嘎邊貿市場,2022年5月正式投運。
走進市場,濃郁的尼泊爾風格迎面而來。精致生動的手工藝品、各色各樣的尼泊爾服飾、夸張華美的首飾、風味多樣的香制品,構成了極具特色的商業品類。尤其是手工藝品,一個一價,各個不同,甚至有些瑕疵也不耽誤有顧客欣然購入。在這里,咖喱、巧克力、鍋具、糧食等生活用品也能買到,品類不可謂不豐富。尼泊爾店主們各有生意經,他們用不同的語言與不同的客戶交流,推銷著自己的特色商品,在討價還價中逐漸適應在異國經商,適應普蘭,適應現在安穩滿足的生活。

圖為普蘭縣的尼泊爾市場 攝影:趙釗
有美景也有生活溫度的小城普蘭,是雪山的家,是大湖的家,也是居住在普蘭所有人的家。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