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奔騰的長江到蜿蜒的淮河,從浩渺的太湖到壯闊的黃海,水不僅是江蘇的自然稟賦,更是江蘇“依水而生、緣水而興、因水而美”的精神根脈。9月23日,2025“把青春華章寫在祖國大地上”網絡主題采訪采風活動走進位于南京的揚子江生態公園,實地感受“水韻江蘇” 的時代風采。
渠首一滴水,家國萬里情。水是萬物之母、生存之本、文明之源,水利工作事關千家萬戶的生產生活,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建設。近年來,國家多措并舉,統籌推進水災害防治、水資源節約、水生態保護修復、水環境治理,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以南京揚子江生態公園為例,其就將原有生產岸線改造提升為綠色生態岸線和市民休閑帶,讓昔日碼頭林立、臨江不見江的工業岸線成為了展示江北新主城的全新生態風光岸線,有力地提升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治水安邦,興水利民。江蘇是全國唯一兼備江河湖海的省份,水域面積占比位居全國之首,既有長江、淮河、京杭大運河等大小河流縱橫交錯,還有太湖、洪澤湖等大型湖泊。依水而生、因水而興,為做好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的保護與治理,無數青年將青春理想融入水利建設、生態保護、經濟發展的實踐中。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躬身篤行,讓碧水清波源源不斷流淌,推動著“水韻江蘇”成為了江蘇的一張亮麗名片,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書寫著屬于自己的青春華章。
續寫水利傳奇,筑牢安瀾根基。當前,萬里長江翻山越嶺,大運河串起南北,太湖水碧波萬頃,“水韻江蘇”的秀美風光正在進一步彰顯。“水韻江蘇”精采蝶變的背后就是,在黨的堅強領導下,集結無數青年之力,我國成功戰勝大江大河嚴重洪水災害,水資源利用方式實現深層次變革,南水北調等工程科學推進,江河湖泊面貌實現根本性改善,水利治理能力實現系統性提升。
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原色,拼搏是生命最厚重的注腳。2025“把青春華章寫在祖國大地上”網絡主題采訪采風活動,就讓人們感受到了我國治水事業的歷史性成就,這也鞭策著新時代的中國青年,將個人的理想融入到國家和民族的復興大業中,用奮斗書寫屬于我們的青春華章。(甄幸)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