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天山南麓的阿克蘇地區庫車市,曾是古絲綢之路重鎮和安西都護府駐地,也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
在庫車老城區,有很多不同歷史時期街巷格局保存完整的街區。經過精心修繕,老街小巷煥發出時代光彩。一條條小巷的蛻變,是庫車市推動老城區有機更新的生動實踐。跟隨記者的鏡頭,一起去看看。
在庫車市的薩克薩克街道,有一條長1.2公里的龜茲小巷,這里住著400多人。曾經這里被稱作“泥巴巷”,“垃圾靠風刮 污水靠蒸發”。經過街道干部和居民2年時間的改造,現在的龜茲小巷,已經煥然一新。

總臺記者 信任:小巷里每一扇門都不一樣,因為在改造過程中,每戶居民可以領3種顏料,充分發揮想象力來裝飾自家大門。

新疆庫車市薩克薩克街道黨工委書記 吳海斌:除了大門,我們還對老舊房屋、墻面和地面進行了提升改造。

總臺記者 信任:當地老百姓得知要改造小巷時,紛紛拿出家里的舊物件來裝飾這面墻。

用于小巷裝飾的1000多件老物件都來自居民捐贈,它們陪著主人經歷了在小巷的日子,也見證了小巷的變遷。
新疆庫車市薩克薩克街道原宣傳委員 沈小功:現在很多人喜歡的拍照打卡地,之前曾是衛生死角,堆滿了垃圾,我們清理了三天,拉了四車垃圾才清理干凈。

小巷的煥然一新遠不止街巷的修葺,也改變了當地人的生活態度。走街串巷,時不時會有熱情的居民邀請你到家里參觀。

隨著政府和援疆資金的大力支持,居民共建的龜茲小巷已經升級為2.0版本。曾經的“泥巴巷”變身特色街區,業態也越來越豐富。小巷打造至今,解決了群眾就業300多人,接待游客超200萬人次。

漫步在小巷里,你會看到一面寫滿名字的墻,他們都參與了小巷的改造。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