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南寧9月16日電 (記者 楊陳)中國科技部16日在廣西南寧發布《面向東盟人工智能賦能發展科技能力提升行動三年工作方案(2025-2027)》(下稱《方案》),以此推動中國與東盟各國在人工智能技術交流、產業賦能、能力共建和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合作,聯合營造人工智能創新生態。
當天,2025面向東盟國際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大會在南寧開幕,會上發布上述《方案》。
《方案》提出,將推進中國與東盟人工智能技術聯合研究開發,發揮東盟國家各自優勢,合作開發基于本地語言的大模型;在工業制造、農業、醫療、交通、教育等重點領域,打造東盟國家特色人工智能應用場景;支持東盟國家人工智能領域科學家來華進行學術交流和科研合作,聯合培養服務于東盟國家的人工智能人才。
《方案》還提出,建設中國—東盟人工智能合作網絡,推動各類創新主體加強產學研用合作;推動人工智能基礎能力共建共享,成立中國—東盟人工智能算力聯盟,為東盟各國提供普惠便捷的算力服務;攜手開展人工智能全球治理,共建人工智能開源開放社區,推動模型開源和基礎設施開放共享,縮小全球數字鴻溝。到2027年,將基本建立中國與東盟各國的人工智能合作體系,共同促進地區可持續發展。
上述《方案》獲得柬埔寨、印度尼西亞、老撾、馬來西亞等東盟多國科技管理部門負責人的廣泛認同,并在會上表達了加強區域科技創新合作的強烈意愿。
當天,會上發布了支撐中國—東盟人工智能創新合作中心建設的系列項目,包括啟動中國—東盟人工智能開源聯盟;動力裝備、有色金屬、智慧水運、糖業、車聯網等首批行業垂類模型項目;覆蓋交通、農業、醫療等領域的面向東盟“人工智能+”應用合作項目等。
現場還舉行了中國—東盟科技合作系列成果簽約儀式,合作覆蓋6個東盟國家,涉及技術轉移、平臺共建等領域,為區域創新資源優化配置按下“加速鍵”。(完)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