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檢測維修單元出現短路,需要更換電器單元。”在無錫一家電子車間里,操作工小劉正揮舞著檢測氣槍,為一臺遠道而來的通信基站信號單元“把脈問診”。這批設備原產歐洲,如今卻選擇落腳無錫尋求“二次生命”。
在捷普電子(無錫)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有一塊特殊的區域,這里不生產新產品,只專注于維修,頭頂的牌子上寫著全球維修中心。物流高級經理方劍峰介紹:“我們修的產品叫通信基站信號單元,廣泛應用于基站、信號塔中。按照型號和款式劃分,能有上千種不同產品。公司目前承接來自全球十幾個國家的維修業務,年營收額已達1500萬美元。”
為什么全球的信號單元都要送來無錫修?方劍峰說,首先是技術過硬。“我們有專業的檢測設備和成熟的維修團隊,可以對信號單元進行全面檢測、替換、驗證,維修后的設備壽命能延長20%-30%,幫助客戶大大降低更換報廢的成本。”
其次是保稅區的優勢。“通信基站信號單元屬于高價值設備,如果在境外維修,周期長、成本高、關稅負擔重。無錫高新區綜合保稅區給了我們‘境內關外’的便利條件,客戶設備運進來維修、修好再返運出境,中間免征關稅,通關手續也大大簡化。”方劍峰解釋,“這樣客戶既節省了時間,又節省了錢。”
保稅區還有配套的倉儲、物流和信息化監管服務,形成了“進區—檢測—維修—返運”的閉環。“對客戶而言,設備更快恢復運營,節約關稅、倉儲和運輸等綜合成本。正因為如此,很多海外客戶愿以把設備跨洋送到無錫。”方劍峰介紹,對于無法再利用的零部件,公司會統一送往資質企業環保處理,實現電子垃圾的閉環管理。這不僅降低了企業成本,也展示了中國工業的可持續理念。
在這種組合優勢下,無錫的“修理鋪”逐漸成為國際客戶的優先選擇。維修業務雖然占公司總營收額的比重不高,卻成為外貿服務的組成部分。它不僅是降低成本的手段,更是中國工業綜合實力的一種展現。從最初的代工制造,到如今承接設計,再到提供全球化服務,中國工業的名片,正從數量優勢走向質量和品牌優勢。
更重要的是,維修業務也成為許多外國企業認識“中國制造”的窗口。方劍峰說:“很多外國客戶都說沒想到你們能夠修得這么好,維修帶來生產訂單,也增強了客戶黏性。很多客戶在把維修交給我們之后,還會把新的生產訂單一并交付。這就是維修的意義——它讓更多人對中國工業有了信心。”
今天的中國,不只是“世界工廠”,更是全球產業鏈中高附加值環節的參與者與塑造者。透過無錫這家修理鋪的故事,人們看到了一個轉型中的中國工業,也看到了外資外貿對中國未來的堅定信心。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