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4日,“數智文遺陜西行”全媒體采訪團走進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探尋數字化技術與千年秦俑文明的深度融合,感受科技為考古、文保、展陳與教育帶來的全新變革。

在考古發掘環節,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已實現全流程數字化記錄與保護。一方面,利用無人機傾斜攝影測量技術,為考古發掘現場構建實景三維模型,精準留存遺址原始樣貌;另一方面,從發掘前到發掘后,數據管理全程“在線”:發掘前通過ArcGIS、ATK等儀器軟件劃定并錄入發掘范圍,隨發掘進程實時更新;發掘中對所有遺跡、出土文物拍照記錄,對完整遺跡開展三維掃描以輔助電子繪圖;發掘后則將每日發掘日記、照片、考古繪圖等資料全部電子化歸檔,為考古研究留存完整數字依據。

在數字展陳領域,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與百度公司的戰略合作,讓觀眾得以“超高清”親近兵馬俑。游客用手機百度AR掃描二號坑平面布局燈箱,屏幕會按戰車、鞍馬、戰馬、陶俑分類出現閃動色塊與三維模型,觸碰即可查看詳細介紹;掃描銅車馬結構圖,能直觀觀看零件解構與合成的三維過程。

在文物修復與保護中,數字化技術同樣發揮著關鍵作用。工作人員會對陶俑碎片進行3D掃描、精度建模,先完成虛擬復原與智能拼接,再開展實體修復,大幅提升修復的準確性與效率;同時為每件陶俑賦予“隱性編碼”,通過RFT技術掃描,即可快速查詢陶俑的考古編號、發掘信息等核心數據。

教育領域的數字化創新也打破了地域與時空限制,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通過“云上課堂”“實景課堂”“線上直播”等形式,讓全球各國的孩子都能在線了解中國歷史、感知文物魅力,讓千年秦俑“走向世界”。
編輯:吳明富
【張家口新聞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