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山西忻州9月14日電 題:雁門關下文旅興長城古隘煥新機
中新社記者 楊靜
初秋時節,走進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縣的雁門關景區,青磚古墻鐫刻著千年風霜,明月樓前楊家將雕像英姿凜然。漫步新修的關隘古道,兩側商鋪林立,古城樓下合影的游客絡繹不絕……昔日“天下九塞,雁門為首”的邊塞風情正逐漸重現。
“震撼、雄偉。”來自北京的游客王茹帶著孫子登臨雁門關,感觸頗深:書上讀楊家將,不如實地走一趟。
圖為長城—雁門關段。(資料圖)武俊杰 攝
雁門關坐落于代州古城北部勾注山脊,是長城重要關隘,有“中華第一關”之譽。雁門關南控中原,北扼漠原,是中國古代關隘規模宏偉的軍事防御工程。
位于雁門關景區的雁門關村曾是一個貧困閉塞的邊陲村落,自2009年起,代縣依托歷史文化資源,對雁門關實施景點修復、基礎設施強化、服務設施配套等建設工程,將雁門關景區打造成集“吃、住、行、游、購、娛”綜合功能為一體的邊塞文化旅游目的地。
“十幾年間村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雁門關村黨支部書記王占云參與了村莊的建設,見證了村容村貌的改善和村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過去村里大多是破舊房屋和土路,年輕人外出打工,村民主要依靠畜牧業為生。長城僅剩遺址,鮮有游客到訪。隨著雁門關景區的開工建設,村民們搬進新房,找到了工作。”王占云說,景區修建時,村民擔任保潔員,開設便利店,在家門口就業增收。
2001年,長城—雁門關段作為長城的組成部分,成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7年,雁門關景區獲評中國5A級旅游景區。
每到節假日,景區游人如織,觀長城、游古街、賞演藝,雁門關景區通過一系列特色旅游項目,吸引著八方來客。村民們轉型為導游、民宿經營者,吃上“旅游飯”。
7月11日,雁門關景區游客絡繹不絕。郭峰攝
村民解補宏說:“景區開門迎客后,我們全家返鄉開起了飯店和民宿,一年收入10萬余元(人民幣)。靠鄉村旅游,我們在村里一年四季有事干、有錢賺。”
解補宏的哥哥解宏宏也于2019年回鄉創辦了農家樂,同時接過父親守護長城的責任。雨天防汛查裂縫、晴日徒步排隱患,清理亂涂亂畫,巡查廟院防火情……父親曾是文保員,妻子如今是景區導游,解宏宏全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護長城。
“祖輩留下的長城,是造福子孫的財富。”解宏宏說,景區發展也離不開這份根基。社交平臺上,解宏宏自稱“守關人”,常常分享雁門關的美景和故事,吸引年輕人的關注。
如今,隨著長城開發和保護工作不斷深入,這座千年雄關正以嶄新的姿態講述著古今交融的故事。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