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老女人精品毛片久久,激情五月播播久久久精品,成人看片网站,美女高潮在线观看

首頁 新聞中心 時政 獨家 縣區 小記者 教育 醫療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網 數字報刊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即時新聞

財政政策積極有為 推動經濟質效提升

2025-09-13 23:27:51  來源:光明日報

9月12日,國新辦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時期財政改革發展成效。財政部部長藍佛安表示,“十四五”時期,國家財政實力持續增強,效能不斷提升,財政作為國家治理基礎和重要支柱的作用進一步凸顯,為推動黨和國家事業行穩致遠提供了堅實保障,為滿足人民群眾美好期盼提供了堅強支撐。

財政宏觀調控更加積極有為

“國家財政實力大大增強,集中財力辦成許多大事要事。”藍佛安說,一方面,收入“蛋糕”越來越大。“十四五”時期,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達到106萬億元,比“十三五”時期增加17萬億元,增長約19%。地方財政實力穩步壯大,從2024年數據看,16個省份財政收入比2020年增長20%以上;7個省份超5000億元,其中2個省份超1萬億元。另一方面,支出強度前所未有,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五年預計超過136萬億元,比“十三五”時期增加26萬億元,增長24%。與此同時,財政宏觀調控更加積極有為,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數據顯示,“十四五”以來,赤字率從2.7%提高到3.8%,今年進一步提高到4%;安排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額度19.4萬億元;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超10萬億元,財政政策空間進一步打開。

財政政策工具方面,綜合運用政府債券、稅收、財政貼息、專項資金等工具,強化與其他宏觀政策協同,放大政策乘數效應。比如,創造性發行使用超長期特別國債用于“兩重”“兩新”,支持全方位擴大內需。同時,聚焦經濟發展堵點難點,暢通經濟循環。比如,一次性安排6萬億元債務限額置換存量隱性債務,幫助地方極大減輕償債壓力,騰出財力用于保民生、促發展。

財稅體制改革不斷深化

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又是保障其他領域改革順利推進的必然要求。

財政部副部長廖岷表示,“十四五”期間,財政部門堅持把深化財稅體制改革作為一條工作主線,加快形成預算管理更加科學、稅收制度更加完善、財政體制更加健全的良好格局,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和高質量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廖岷介紹,收入方面,強化財政資源統籌,過去4年,中央本級從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調入一般公共預算的資金規模,是“十三五”同期的10倍多,增強了中央財政的調控保障能力。建立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制度,2024年跨省調劑規模達到2533億元,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支出方面,優化支出結構,重點用好零基預算改革這個抓手,根據實際需要、區分輕重緩急,把寶貴的資金用在緊要處、刀刃上,落實好黨政機關過緊日子要求。

在稅制改革方面,全面實施水資源費改稅試點,推動將揮發性有機物納入環境保護稅征收范圍,有力助推經濟社會綠色轉型。完善個人所得稅制度,2022年增設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專項附加扣除,2023年大幅提高“一老一小”三項專項附加扣除標準,累計超6700萬人受益。規范稅費優惠政策,加快稅收立法,營造公平統一的稅收環境。當前,我國現行18個稅種已經有14個完成了立法。

更多財政資金投向民生領域

“國家財政賬本里,分量最重、成色最足的始終是民生。”藍佛安說,“十四五”以來,國家財政堅持在高質量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領域財政投入占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0%以上。

數據顯示,“十四五”時期,全國一般公共預算安排教育支出20.5萬億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9.6萬億元,衛生健康支出10.6萬億元,住房保障支出4萬億元,加上其他領域支出,財政民生投入近100萬億元。今年,國家財政安排1000億元發放育兒補貼、200億元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積極回應人民群眾關切。

目前,全國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人數超過10.7億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人數達到13.27億人,領取基本生活救助的群眾有4500多萬人。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功能完備的社會保障體系。“十四五”時期,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從每人每年580元增加到700元;全國農村、城市低保標準均提高20%左右。

推動城鄉、區域之間享有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務。加大對欠發達地區的政策、資源傾斜,“十四五”期間,均衡性轉移支付規模由2021年的1.9萬億元增長到2025年的2.7萬億元,年均增長9.6%。農村基本公共服務短板加快補齊。同時,突出更加普惠,促進教育、醫療等公共資源擴容下沉;打造“幸福圈”,更好滿足多樣化、家門口的民生需求。


編輯:吳明富
河山新聞
移動客戶端
張家口日報官方
微信“張小全兒”
張家口新聞網
官方微博
抖音掃碼
關注@張家口NEWS
【張家口新聞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年县| 博客| 古丈县| 太白县| 方正县| 炎陵县| 玉龙| 南岸区| 图片| 云和县| 三明市| 南乐县| 丰顺县| 盐源县| 隆化县| 新平| 海晏县| 微山县| 化州市| 平陆县| 玉龙| 望都县| 黑河市| 南乐县| 禹城市| 江油市| 舒兰市| 瑞金市| 石渠县| 汝南县| 沈丘县| 巴塘县| 周宁县| 新巴尔虎右旗| 行唐县| 芒康县| 鹤壁市| 辽阳县| 原阳县| 大埔县| 乃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