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視網消息:今天(9月10日)是第41個教師節,祝所有老師節日快樂!根據教育部數據,2024年,我國共有專任教師近1900萬人,廣大教師立德修身、潛心治學、開拓創新,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支撐起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教育體系。
耕耘迎收獲 稻香謝師恩

播放視頻畫中畫
學海行舟,師者如舵。每個人都有老師,今天,我們要對每一位老師道聲辛苦,感謝他們的培養之恩。 教師節之際,重慶市巴南區石龍鎮初級中學校的學生們為老師準備了一份特殊的禮物,我們一起去看看。



在重慶市巴南區石龍鎮初級中學校的勞動課基地,稻田迎來豐收,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手執鐮刀,收割、脫粒、晾曬、去殼。今年三月,學校開展勞動實踐課程,學生們從育苗到插秧,再到灌溉、防蟲,全程呵護水稻成長。


當一鍋鍋熱氣騰騰的米飯出鍋,香氣迅速彌漫開來。接受采訪的老師表示,在嘴里的不僅是香噴噴的米飯,更是孩子們數月勞動的艱辛和汗水。孩子們從春種到秋收,不僅體會到粒粒皆辛苦,而且也學會了感恩和分享。帶著孩子們這份沉甸甸的愛,這是對老師最好的肯定和最高的褒獎。
學生“代理”班主任 別樣體驗敬師恩

播放視頻畫中畫
教師節來臨之際,河南洛陽洛龍區第一實驗小學開展一項主題活動,學生走上講臺、管理班級,體驗老師的日常工作,理解老師們的奉獻。

在課堂教學環節,多位“小班主任”輪番上陣。備課、批改作業、組織班級活動——這些平常由老師完成的工作,全部由這些“代理”班主任獨立完成。

在學校會議室內,一場特殊的班主任工作例會正在召開。參會的“班主任”全部由學生擔任,他們認真記錄工作要點,而老師們則在后方靜靜觀察與支持。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