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的輝煌與豐富的礦產資源緊密相連。截至2024年底,全市鐵礦保有量75.04億噸,煤礦54.19億噸。然而,巨大的資源儲量也帶來了嚴峻的監管挑戰——如何有效防止盜采、超采,守護好這片土地的“家底”?8月26日,記者走進唐山市自然資源綜合監管平臺,探秘一套名為“空天地網”的一體化綜合監管系統,如何為自然資源保護裝上“千里眼”和“順風耳”。
面對傳統監管手段的局限,唐山市正在全力推進自然資源綜合監管平臺建設。唐山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姚磊介紹,平臺的核心是構建一個“指揮中心+礦山、土地、林業、海洋、規劃、地理信息等‘1+N’”體系。其關鍵抓手,便是在全市部署智能化無人機基站。
無人機巢正在執行任務。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張嘉琪 攝
“目前,我們已在唐山13個縣(市、區)的山川之間,部署了105座無人機基站。”姚磊在指揮中心大屏上展示的實時動態畫面前介紹,“這套系統一旦發現疑似盜采等異常,指令會迅速下達。無人機最快20分鐘就能飛抵現場,直接進行取證。”
這些星羅棋布的“數字巢穴”,正是編織“空天地網”的物理節點。大疆行業應用河北省平臺商北京博睿興科技有限公司區域經理王昊洋具體介紹了其工作原理:“部署在現場的是大疆機場2,搭配M3TD無人機。它們構成了這套系統精準感知的關鍵。”他解釋道,“無人機搭載的可見光和紅外相機能在300米高空有效識別地面異常。通過‘智能巡檢’模式,無人機可自動規劃航線,高效作業,僅需30分鐘即可完成2平方公里范圍的厘米級精度的正射影像采集。更重要的是,無人機巢支持‘網格化部署’。當多個盜采點同時發出預警時,系統能智能調度,同時派出距離最近的無人機前往取證,極大提升了響應效率。”
“空天地網”系統并非僅限于礦產資源監管。姚磊強調,這一涵蓋“空天地網”、覆蓋礦山、土地、林草、海洋、規劃、地災等多領域的綜合監管體系,已成為檢驗和提升唐山市“智慧治理”能力的實戰沙場。
“它使衛星遙感、無人機、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在最真實的監管痛點中落地應用,例如盜采防控、地災預警、耕地保護、森林防火、規劃執法等。”姚磊指出,“目前成效非常顯著,監管的精準性、效率和覆蓋面得到大幅提升,實現了從被動響應到主動防控、從單一監管到綜合治理的根本性躍升。這為我們達成自然資源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目標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搭載無人機巢的移動車正在執行任務。
對于技術提供方而言,這個項目同樣意義非凡。王昊洋表示:“該項目提供了極其寶貴的復雜應用場景,促使各方核心技術深度融合。這不僅解決了復雜環境下的精準感知與預警等實際難題,驗證了技術方案的可行性與先進性,還催生了創新型應用模式。為我們積累了重要的標桿案例,極大地提升了相關解決方案在智慧城市、自然資源管理等領域的核心競爭力與市場推廣價值。”
今年以來,河北省各地按照《河北省打造和開放創新應用場景三年行動方案》,圍繞各市主導產業和未來產業,深入推進場景創新工作,構建多元場景生態。唐山市自然資源綜合監管平臺的“空天地網”系統,正是這一創新實踐的生動體現。姚磊透露,“空天地網”一體化綜合監管項目,通過整合衛星遙感、無人機等技術,實現了自然資源監管從“人防”到“技防”的跨越式升級。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