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9月4日電 (記者 徐文欣)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3日在北京舉行。多位南僑機工后人受邀現場觀禮。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他們表示,親眼見證國之重器震撼亮相、耳畔回響著激昂的經典歌曲,一幕幕場景讓他們不禁追憶起先輩當年為國家挺身而出、奉獻熱血的崢嶸歲月。
“看到26架直升機匯成巨大的‘80’字樣時,我想起自己的爺爺,80多年前,他為國奔波,用生命、鮮血換來和平。”南僑機工后人羅長英一家中有六口是南僑機工。他的爺爺羅豫川曾負責搶運抗戰物資任務。
圖為羅長英拍攝的現場畫面。(受訪者 供圖)
羅長英說,那時候中國汽車都不夠用,現在新型巡航導彈、高超聲速導彈等一批新型裝備、“國之重器”集中亮相,讓人無比興奮、激動和自豪。“我想告訴先輩們,如今國家強大,我們生活幸福。”
羅長英在現場觀禮。(受訪者供圖)
“我帶著父輩的期盼與南僑機工的殊榮而來。”南僑機工后人陳達婭表示,現場觀禮,除了激動、興奮與自豪,更感受到深深的安全感。
陳達婭的父親陳昭澡祖籍海南,16歲到新加坡,是第二批赴滇的南僑機工,報名南僑機工時,39歲的陳昭藻擔心落選,把年齡改成34歲。抗戰結束后,陳昭藻在昆明安家。
圖為陳達婭。(受訪者 供圖)
“閱兵現場的場景讓人無比激動,也讓我想起過去父輩使用的車輛還需國外援助,如今我國展示的國防實力已今非昔比。抗戰的歷程凝聚起民族精神,也為我們指明前進方向。”陳達婭說道。
陳達婭說,“父親回國的選擇如今被國家珍視、被后人銘記,他若泉下有知,定當足慰平生。”
“從《松花江上》到《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閱兵前的四首歌串起抗日戰爭從苦難覺醒到浴血抗爭、再到走向勝利的壯闊歷程。”南僑機工孫其文孫女吳云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道。
孫其文是第六批南僑機工中的一員。在馬來西亞,孫其文曾有個溫暖的家。后來,他瞞著父母與妻子報名參加南僑機工,被編入“華僑先鋒運輸大隊”。
吳云清說:“爺爺當年以毀家紓難的報國情懷、前仆后繼的英雄氣概、不畏犧牲的獻身精神共赴國難。我想和他說,你的選擇是正確的,現在的中國正走向繁榮昌盛。”(完)
【編輯:王琴】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