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陳志洋 實習生 溫淑月
二十五年,足夠讓一棵樹苗長成參天大樹,也足夠讓一段情誼扎根深山。
在河北圍場的大山深處,水泉村靜靜佇立了無數個春秋。這里山路崎嶇,土地貧瘠,年輕人大多外出務工,留下老人和孩子守著這片靠天吃飯的土地。然而,二十五年來,有一群特殊的“家人”每年都會如期而至——他們就是被村民們親切稱為水泉村“第八組”的河北工業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師生。
這些年,機械工程學院“情系水泉”社會實踐團以教育為紐帶,以科技為橋梁,持續為水泉村注入希望與力量。他們設立“希望”助學金,累計資助貧困學生百余人,發放助學金超80萬元;他們推動“一幫一”結對幫扶,讓42個孩子走出大山、邁入大學校門。教育,在這里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而是觸手可及的未來。
河北工業大學機械工程學院與水泉村的故事,早已超越幫扶與被幫扶的關系。它是一場關于教育與科技如何喚醒土地生命的漫長實驗,更是一代代青年用腳步丈量鄉村振興的成長之旅。
鏡頭記錄下的不只是當下的感動,更是他們用青春與堅守,書寫的一段大山與大學、泥土與圖紙、愛與希望的動人篇章。
2025年,機械學院的師生又一次走進水泉村。他們仍在路上,故事仍在繼續。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