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重慶8月30日消息(記者陳靜 實習記者姚文菲)“夜空畫家”“隱形指揮官”“空中調度員”……這些是對新職業——無人機群飛行規劃員形象的稱呼。重慶“90后”青年胡波,職業嗅覺敏銳,從飛行器銷售員轉行無人機群飛行規劃員,新職業的背后是整個無人機行業人才需求增長的生動寫照。

胡波正在操縱無人機(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低空經濟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胡波說,重慶作為山地城市,在低空領域有著巨大的服務需求,不僅限于文旅融合,還包括城市治理、應急救援、消防滅火、物流配送等,更主要的是產業發展。
4月30日至5月5日,參與了第二屆重慶低空飛行消費周活動后,胡波敏銳地覺察到低空產業的應用方案可能是新風口。
兩年的銷售工作中,胡波學習掌握了多種無人機的性能。在了解到重慶移動作為運營商在低空智聯網、5G-A通感一體等智能飛行技術上的許多優勢后,8月1日,他加入重慶移動成為一名無人機群飛行規劃員。
前不久,在重慶市巴南區的一條街道,搭載有高清攝像頭和AI識別算法的無人機正按照胡波的飛行規劃,自主巡飛識別違停車輛,并將數據上傳至交管平臺。“通過編寫好代碼和程序,無人機可以自主工作,只需要在有意外情況時接管。”他向記者介紹。

胡波正在操作無人機管理系統(央廣網發 肖世豪 攝)
作為低空經濟的“神經中樞”,無人機群飛行規劃員承擔著從文旅表演、測繪巡檢到應急救援等多種場景的群體智能飛行任務,需要結合具體的飛行條件,設計并編寫無人機運行程序,并制訂詳細的飛行計劃和操作規范。這就像是為無人機群制定一份詳細的“行動指南”。
在重慶市合川區,胡波設計的無人機政務巡檢方案共包括20余條航線,讓搭載有高清攝像頭和AI識別算法的無人機群化身“空中移動監控”。

無人機起飛準備巡檢暴露面垃圾情況(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無人機群巡檢的應用,使暴露面垃圾從發現到處置的時間大大縮短,從2天縮短至4小時,山林火險響應時間從1小時縮短至15分鐘,耕地“兩非”問題識別效率也提升了8倍。
根據中國民航局預測,到2025年我國低空經濟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5萬億元,2035年則可能突破3.5萬億元。隨著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技術的融合發展,無人機將在更多行業中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作為人社部第七批發布的17個新職業之一,無人機群飛行規劃員也將擁有更加廣闊的前景。
“人社部將這一職業規范化讓我們對自己在行業中有了清晰的定位,更加有歸屬感。歡迎更多愛好飛行、向往天空的青年加入到無人機群飛行規劃員的行業中來。”胡波表示。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