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這一具有特殊意義的時刻,我們重溫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了解東北抗聯教導旅的故事。它是東北抗日聯軍在極端困難條件下保存并錘煉出來的一支“特種部隊”。1945年8月,他們空降東北57個戰略要點,加速了日本關東軍防線的瓦解。

1936年2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北人民革命軍及其他抗日武裝統一改編為東北抗日聯軍,隨著抗聯的日益壯大,日偽軍也開始了更瘋狂的“圍剿”和殘酷鎮壓。專家稱,從1936年開始,日偽軍開始制定了三年治安肅正計劃,同時開展集團部落政策。當時,東北修建了12565個集團部落,將當時500萬老百姓關在集團部落里,切斷抗聯和老百姓的聯系。

在日偽軍的瘋狂圍剿下,東北抗日聯軍損失巨大,由原來的3萬人銳減至不足2000人。為了保存力量,以便長期斗爭,東北抗日聯軍適時進行了戰略轉移。1941年冬,東北抗聯除留一小部分繼續在東北堅持抗日斗爭外,各路軍分批進入蘇聯遠東地區,并于1942年8月1日,在蘇聯遠東的北野營,成立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

學習歸來的抗聯戰士以智慧、意志和膽略與日軍展開周旋。為躲避日偽軍搜捕,他們將營地設于地下;即便在零下四五十度的寒冬,戰士們仍堅持兩人背靠背抱槍而眠,每十分鐘輪換組合以防凍僵。在中華民族面臨危亡的緊急關頭,東北抗日聯軍建立起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同日本侵略者進行了長達14年艱苦卓絕的游擊戰爭。

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8月9日,毛澤東主席發表《對日寇的最后一戰》聲明,號召中國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舉行全國規模大反攻,以配合蘇聯及其他同盟國作戰,加速日本侵略者的滅亡。

東北抗聯史實陳列館研究部主任周浩稱,東北抗聯戰士們返回東北之后,率先占領12個戰略要地及其所轄的57個城鎮,快速開展肅清日偽殘余以及建黨、建軍、建政的工作,為后期八路軍、新四軍挺進東北奠定先決條件。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