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搶新機 西南內陸的算力高峰
從暑期檔電影票房前三的電影《長安的荔枝》,到播放量破11億的熱播網劇《凡人修仙傳》,這些熱播影視劇的精良制作背后,都有貴安超算中心提供的算力支持。

特別是今年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鬧海》刷新全球電影票房紀錄,成為現象級影片,其中40%的特效鏡頭由貴安超算中心提供渲染算力保障,進一步擦亮了貴州算力品牌。
“我們鎖定影視渲染算力需求這個突破口,找準市場定位,不斷提升服務能力,讓算力資源跑起來,機組利用率保持80%以上。”負責貴安超算中心運營工作的貴州貴安新區科創產業公司負責人李悲鴻介紹。

據統計,貴州已經為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20多萬用戶提供了云渲染算力服務。
李悲鴻表示,高質量影視作品創作當前是算力應用的典型場景之一,去年全國網絡視聽產業市場規模達到1.22萬億元。面向行業應用需求,貴安新區正在依托算力底座打造數字創意產業園區,打造包括動漫設計、影視制作、游戲開發、廣告傳媒、AI內容生成等在內的全產業鏈。

以貴安超算中心為代表,從早期的“存儲中心”轉向“存算一體、智算優先”,貴州數據中心集群正在創新應用中重塑產業定位。
目前貴州出省帶寬超過6萬Gbps,落地建設了全球首條400G算力通道,可直接連通全國42個主要城市。在此基礎上,這家由貴安超算中心和貴州大學共同孵化的AI算力服務企業,得以通過高效的算法優化和算力調度,向全國人工智能開發者、特別是中小企業提供“更省錢”的計算資源。

企業負責人、同時也擔任貴大貴安超算算力算法應用實驗室副主任的楊家維介紹,AI開發者可通過企業自主研發的云平臺靈活調度后臺算力,實時按需計費,而不是預先大批量采購算力資源,極大節約開發成本。

隨著下游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快速擴大,近期企業不僅推出系列折扣優惠,進一步降低算力使用成本,還面向高校科研團隊推出了免費算力資源公益服務,助力人工智能發展。
“打造一個供需兩旺的良性循環,推動算力普惠、助力AI生態越來越好,我們才能夠發展得更好、擁抱數字新未來。”楊家維說。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準確把握時代大勢,深刻洞察數字經濟發展趨勢和規律,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政策、作出一系列戰略部署,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取得顯著成就,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貴州緊緊抓住信息化、數字化發展的歷史機遇,積極推動三大通信運營商、華為、騰訊等企業大數據中心紛紛落戶貴陽,貴安新區數據中心集群成為全球集聚大型和超大型數據中心最多的地區之一。

公開數據顯示,當前貴州在建和投運的重點數據中心48個,算力規模達到每秒85Eflops,其中智算占比超過98%,國產化率約90%,成為全國智算能力最強的地區之一。
而高質量、普惠化的算力基礎設施,也成為支撐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關鍵要素。
聚動能 “算力+產業”連接成勢
“現在全球的機器人產業都在往具身智能方向發展,這個厚積薄發的過程就需要用到大量超算智算資源去做訓練。”貴安新區威邁爾科技有限公司研發負責人郭弟告訴記者。

這家從杭州招引到貴陽的機器人科技企業,主要生產智能搬運機器人,這個月剛發布了首款人形機器人頭部模組,開始小批量試產人形機器人產品。郭弟表示,企業規劃在貴州建設第二總部,打造人形機器人產業聯盟,未來人形機器人的研發中心也會設在貴安基地。

“我們看到很多本地高校都開設了機器人專業,政府正在推動專業人才培養和配套零部件落地,相信這里會加速形成機器人產業鏈。”郭弟說。
目前企業已組建起30多人的本地化工程師團隊,去年剛畢業的貴陽青年廖曉東就是其中一員。

“我的專業是計算機科學技術,沒想到在貴陽能有這么前沿的崗位。”廖曉東說,“這家企業在3D視覺感知技術積累上很有優勢,也和華為、比亞迪這些頭部大廠有合作,相信加入這個團隊會很有發展前景,希望能在其中見證人形機器人的歷史性突破。”

貴陽貴安縱深推進“數字活市”戰略,正圍繞算力中心上下游,加速構建電子信息制造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一硬一軟”產業生態體系,持續提升對人才和“數商”吸引力。
目前貴陽市城市運行管理中心已匯聚省、市60多家單位1.25億條數據,形成生態環境等74個專題數據庫,用于交通運行、民生服務等場景領域。8月1日正式實施的算力領域全國首部地方法規《貴陽市算力產業促進條例》,首次以地方性法規形式明確“算力產業”內涵,細化了產業鏈上中下游重點發展方向。

貴陽市大數據發展管理局局長張雪蓉接受采訪時談到,當前全國數字經濟已經邁進了提質擴面的全新階段,算力、數據、應用、產業都要系統同步推進,進一步把數據倉庫變成數據加工廠,形成AI訓練所需的高價值數據資源,為行業大模型應用、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更好支撐,真正把算力優勢轉化為數字產業發展優勢,做強做優數字經濟,引領支撐高質量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三次親臨貴州考察,多次為貴州大數據、數字經濟發展把脈定向,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以前瞻性的眼光作出“貴州發展大數據確實有道理”的深刻論斷;2021年,寄予貴州“在實施數字經濟戰略上搶新機”的殷切希望;2025年,提出貴州要“做強做優數字經濟”的實踐要求。
十年來,循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貴州奮力在實施數字經濟戰略上搶新機,高質量打造國家數字經濟發展創新區。
2016年,全國首個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在貴州開建,全國首部大數據地方法規《貴州省大數據發展應用促進條例》施行。
2017年,全國首個省屬大數據發展管理局在貴州成立。
……
2024年,貴州完成首單企業數據資產入表和首筆數據知識產權質押貸款,頒布實施全國首部數據流通交易地方法規《貴州省數據流通交易促進條例》。
2025年,貴州獲批建設國家數據要素綜合試驗區。貴州輪胎獲評全球“燈塔工廠”。貴陽大數據交易所累計交易額同比增長超200%,數據共享開放水平位居全國前列。

就在昨天,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聚焦科技、產業、消費、民生、治理、全球合作等6大行動領域繪出了清晰的路線圖,在數字經濟發展關鍵時期繼續爭取戰略主動。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大背景下,貴州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和能力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展現貴州新風采,同時也準備好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根據《貴州省推動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年)》,貴州將繼續大力發展人工智能、北斗應用、云計算等“新賽道”,不斷尋求創新突破,推動數字經濟更好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