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老女人精品毛片久久,激情五月播播久久久精品,成人看片网站,美女高潮在线观看

首頁 新聞中心 時政 獨家 縣區 小記者 教育 醫療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網 數字報刊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即時新聞

家門口修路 脫貧戶增收(農民工穩崗就業在行動)

2025-08-27 10:00:37  來源:人民日報

  圖為烏廈村村民修建茶園步道。
  姚晶權攝(人民視覺)
  數據來源:國家發展改革委
  制圖:張丹峰

  烈日炎炎,枝葉低垂,一條建設中的產業路從山腳直抵山頂。

  這是貴州省榕江縣兩汪鄉烏廈村白茶產業的配套設施,也是當地的以工代賑項目。

  “方便白茶出山,還能在家門口掙錢,大家搶著干,路修得硬實!”脫貧戶吳秀華跺了兩腳剛硬化完的路面,黝黑的臉上露出笑意。

  村合作社有521畝茶園,農忙時,56歲的吳秀華就跟老伴兒一起,給茶園除草、剪枝,每人每天100元,一年干3個月;其他時間到工地當小工,一天150元。今年2月,聽說要給茶園修產業路,他立馬跟村委會簽下用工合同。

  “全村897人,脫貧戶占一半。勞動力560人,有300人外出打工,剩下的多在50歲以上,得想辦法就地解決就業。”烏廈村黨支部書記楊光凡說,之前合作社的茶園,一年能解決用工七八百人次,發放工資總額近90萬元。今年有了以工代賑項目,平均每天用工三四十人,八成以上是脫貧戶。

  這個以工代賑項目為期一年,包括產業路和步道,總投資660余萬元。10.41公里的產業路之前是條泥巴路,路窄、坡陡、彎多,雨天上不去,晴天不愿去。

  “就業‘長’在產業上!路修好了,產業起來了,打工機會就多了。”這幾天,每天早上7點,戴好安全帽,穿上反光背心,帶著鐮刀和鋤頭,吳秀華跟老伴兒駕駛三輪車趕到山頂,和30多名村民一起割草、除根,在陡坡上清理出步道雛形。他們現在是普工,一人一天170元;等后續大規模鋪設磚石、硬化路面,還有機會當上技術工,工資能漲到每天300元。

  吳秀華對自己有信心:一來做過泥水工,修過溝渠堡坎,有經驗;二來村里派了技術員培訓,好好學,有望從“勞力型”轉向“技能型”。

  中午11點半,樹蔭下,幾名村民坐成一圈,吳秀華搬來一塊石頭,一屁股坐下。燒魚、藕片、糟辣椒、青菜湯……一人拿出一個菜,往中間一擺,有葷有素還有湯。飯后小憩,吳秀華從土堆中揀出一把折耳根,在割下的雜草里找出一把蕨菜,“晚上的下酒菜有了!”

  作為最后一批脫貧縣之一,今年以來,榕江縣獲得以工代賑專項資金5386萬元,實施項目9個,帶動務工900余人,發放勞務報酬800余萬元。這些項目由各村申報,再由縣發展和改革局等部門審批。除了道路等產業配套,還有其他基礎設施建設、人居環境整治等項目,全部完工預計將吸納務工1800余人,發放勞務報酬2000余萬元,人均增收1萬元以上。

  “通過以工代賑,助力脫貧群眾穩就業促增收,‘小項目’撬動‘大民生’。”榕江縣發展和改革局副局長段碧娟表示。

  吳秀華幾乎天天去建設工地,能掙錢,還能邊干活邊學技術,等項目完工了,還能找到活兒。這個念頭,不止他一人有。


編輯:雷偉
河山新聞
移動客戶端
張家口日報官方
微信“張小全兒”
張家口新聞網
官方微博
抖音掃碼
關注@張家口NEWS
【張家口新聞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城县| 龙泉市| 大冶市| 宁德市| 贵南县| 桂平市| 新郑市| 虎林市| 全南县| 新乐市| 梅河口市| 连城县| 河池市| 准格尔旗| 五峰| 乌鲁木齐市| 额尔古纳市| 军事| 于田县| 威信县| 巴中市| 丰都县| 江陵县| 宜昌市| 潮州市| 灵台县| 江津市| 保康县| 江西省| 渭源县| 蚌埠市| 霍州市| 会昌县| 会东县| 阿鲁科尔沁旗| 常州市| 新余市| 兴国县| 滦平县| 横山县| 常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