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刊發在新加坡《海峽時報》網站的一篇報道關注了中國清潔能源的發展。報道首先以一組數據分析稱,2000年,中國申請人提交了18項清潔能源專利,分析人士認為這些專利具有國際競爭力。到2022年,中國申請人提交的有關專利申請數量已超過5000件。
報道認為,二十多年來,中國已經超越其他國家,為未來的能源結構提出了創新設計:太陽能和風能、電池和電動汽車?,F在,中國不僅在專利申請和研究論文方面占據可再生能源領域的主導地位,在有關領域做出的重大貢獻還有助于世界擺脫對化石燃料的依賴。

新加坡《海峽時報》報道截圖
報道注意到,如今,中國清潔技術企業已在國內外市場占據主導地位。盡管太陽能電池板、蓄電池和超級電容器等現已普及的技術最初由美國和澳大利亞等西方國家開創,但中國正在這些技術基礎上進行突破性創新,開發出更具創新性的新一代產品。
這一轉變趨勢的形成,既源于中國的政策支持,也得益于中國學術研究環境的日益成熟。比如,中國有近50個專注于電池化學和冶金學的研究生項目。文章援引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的數據:65.5%被廣泛引用的電池技術論文來自中國研究人員。

新加坡《海峽時報》報道截圖
分析人士指出,這些發展態勢使得全球能源轉型深度依靠中國技術的發展。此外,中國正在鼓勵企業將目光從太陽能電池板和電池轉向更新興的技術,比如碳捕獲、智能電網、重工業電氣化等。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