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約翰內斯堡8月22日電 開普敦消息: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學孔子學院近日在斯坦陵布什中學“藝術周”期間推出“剪紙生花·數字非遺”體驗活動,課上40名南非學生通過體驗中國剪紙技藝。
孔子學院公派教師左劉崗為學生講解中國剪紙千年歷史與吉祥寓意,展示剪紙作品,內容包括十二生肖、國寶大熊貓、花中四君子、青花瓷瓶、福娃等。他隨后進行剪紙教學,與學生一起畫稿、定型、剪形、整形。
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學孔子學院近日在斯坦陵布什中學“藝術周”期間推出“剪紙生花·數字非遺”體驗活動,課上40名南非學生通過體驗中國剪紙技藝。(斯大孔院供圖)
本次課程結合傳統剪紙與數字技術,學生用剪刀完成剪紙;也通過手機和平板的應用程序(APP),將一張張虛擬窗花“貼”到墻壁上。在虛擬的紅紙上,他們指尖輕滑“剪”出圖案,再一鍵啟動增強現實(AR)功能,可將自己的剪紙作品“貼”到適合張貼的位置。
南非斯坦陵布什中學學生阿德里安·魯(Adriaan Roux)說:“用剪刀需要小心翼翼,剪錯了很難補救;用APP,覺得不好看還能撤回修改,而且還可以通過AR張貼在任何位置并且保存圖片,很有意思。”
左劉崗說,傳統剪紙講究儀式感,AR技術恰好保留了“貼窗花”這一動作,把虛擬與現實融為一體,讓年輕人愿意學、愿意曬。斯大孔院通過數字化工具打破時空界限,借助創新科技賦能文化體驗,豐富海外學子中文學習體驗。(完)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