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老女人精品毛片久久,激情五月播播久久久精品,成人看片网站,美女高潮在线观看

首頁 新聞中心 時政 獨家 縣區 小記者 教育 醫療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網 數字報刊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即時新聞

重走抗戰路,一定要去一趟安徽云嶺新四軍軍部舊址!

2025-08-20 13:02:28  來源:中國新聞網

 “云中美人霧里山,立馬懸崖君試看。”

航拍安徽涇縣云嶺鎮一隅。(無人機照片)張強 攝

  新四軍軍長葉挺筆下的皖南小鎮——安徽省宣城市涇縣云嶺鎮,如今成了沒有屋頂的抗戰博物館。

  云嶺西靠黃山,北望長江,位于涇縣西北部。1938年夏,葉挺初抵云嶺,被這里的秀美山水所震撼。誰也不會想到,這座靜謐的皖南小鎮即將成為華中敵后抗戰的“神經中樞”。

安徽涇縣云嶺新四軍軍部司令部舊址(種墨園)。(無人機照片)張強 攝

  同年8月,新四軍軍部正式移駐云嶺,司令部設在“種墨園”——一座具有典型江南特色的清末宅院。隨后的近三年里,葉挺、項英等在此指揮新四軍在華中敵后浴血奮戰,云嶺成為當時新四軍的指揮中心和政治、軍事、文化活動中心。

  烽火記憶 血色豐碑

安徽涇縣云嶺新四軍軍部司令部舊址航拍圖。(無人機照片)張強 攝

  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新四軍”,是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的抗日武裝力量,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前身之一。新四軍軍部在云嶺近三年時間里,是新四軍向華中敵后發展的關鍵時期。

安徽涇縣云嶺新四軍軍部大會堂舊址。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 供圖

安徽涇縣云嶺新四軍軍部司令部舊址(大夫第)。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 供圖

坐落在安徽涇縣云嶺鎮的新四軍軍部修械所舊址。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 供圖

坐落在安徽涇縣云嶺鎮的中共中央東南局舊址。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 供圖

  漫步云嶺,軍部司令部、大會堂、中共中央東南局、修械所等10余處舊址靜靜矗立。

安徽涇縣云嶺新四軍軍部舊址(司令部)展陳的葉挺辦公室。張強 攝

  在新四軍軍部舊址,葉挺的辦公室僅十余平方米,一桌一椅,極其簡樸。就在這里,他運籌帷幄,指揮部隊浴血奮戰。

安徽涇縣云嶺新四軍軍部舊址(司令部)展陳的葉挺住室。張強 攝

  “葉挺在這里指揮了一系列對日偽頑的斗爭,發展壯大了新四軍隊伍。”中共涇縣縣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二級主任科員梅艷說,據資料記載,截至1940年底,新四軍對日偽軍作戰2700余次,斃傷敵軍5.5萬人。給日寇以沉重打擊,壯大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力量。

葉挺的軍衣(復制品)。張強 攝

  1940年10月,一場關鍵戰役在此打響。日軍調動一萬多人對皖南實行大規模“掃蕩”,企圖摧毀新四軍軍部。葉挺深入研究戰場地形,創造性地運用游擊戰和陣地戰相結合的戰術,指揮新四軍成功收復涇縣縣城等地。這場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涇縣保衛戰,有力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

蔣介石第一次給葉挺軍長、項英副軍長的嘉獎令。張強 攝

葉挺使用過的物品(復制品)。張強 攝

  硝煙彌漫中,一個關于文化傳承的故事同樣動人。葉挺發現離云嶺20多里的宣紙產業因日寇入侵瀕臨絕境,他立即安排組建宣紙生產合作社,召集流散造紙工人回鄉生產。

“三丈三”宣紙撈制現場。尹建生 攝

  同時,還借助國際組織力量,撥出資金扶助種植宣紙原料檀樹,在涇縣茂林鎮辦起制堿合作社。這一舉措不僅拯救了宣紙傳統工藝,也解決了抗日宣傳用紙問題。

《抗敵報》告別號原件。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 供圖

  在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內,一份泛黃的《抗敵報》告別號原件靜靜陳列,其中一篇社論寫道:“當我們驅除日本帝國主義,建立獨立自由幸福新中國之時,我們一定能夠重溫今日依戀的情景,而歡欣鼓舞于新中國的誕生!”字里行間透露著堅定的信念。

  薪火相傳 富民之路

游客在新四軍軍部舊址(司令部)參觀。付敏 攝

  1961年,新四軍軍部舊址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多年來,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還被評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百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之一、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如今,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內3200余件藏品中,武器、物品、文史資料等無聲訴說著那段烽火歲月。

游客在新四軍軍部舊址(司令部)參觀。付敏 攝

  “為增強宣教效果,我館推出情景式思政課,打造沉浸式課程體系。今年我們還特別推出兩大專題展覽。”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副館長臧佳琪說,近年來,云嶺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參觀人數持續增長,今年已接待游客約15萬人次。

坐落在安徽涇縣云嶺鎮新四軍軍部舊址前的葉挺雕像。(無人機照片)張強 攝

  “今后我們將繼續創新宣傳形式,豐富講解內容,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增強互動性,讓新四軍的革命故事更生動地走進觀眾心里。”臧佳琪說。

  2019年12月,涇縣云嶺紅旅小鎮正式列入安徽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名單。該小鎮規劃面積約4.65平方公里,計劃建設包括小鎮客廳、紅色培訓基地等系列紅旅特色產業。“云中美人霧里山、鐵軍精神在皖南”的形象定位,將紅色文化主題與山水、村落資源完美融合。

航拍云嶺紅旅小鎮。(無人機照片)云嶺鎮宣傳辦供圖

  2020年,云嶺村被中組部列為紅色美麗村莊試點村。隨著村級建制調整,云嶺村與新興村合并為云嶺社區,開始探索一條紅色資源引領鄉村振興的新路徑。

  其中,云嶺社區整合資金新建紅色云嶺文化展示長廊、新四軍精神主題廣場,完成新四軍文化墻繪工程。

  在云嶺紅旅小鎮,游客可以換上軍裝“當一回新四軍”,體驗活字印刷技術,親手制作一份《抗敵報》。夜幕降臨后,云嶺的紅色故事仍在延續。云嶺社區打造“夜游云嶺”品牌,構建涵蓋“夜食、夜娛、夜游、夜宿、夜行”“五位一體”的鄉村夜景和產業形態。

云嶺鍋巴手藝人正在制作鍋巴。云嶺鎮宣傳辦供圖

  紅色旅游不僅帶來了人氣,更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2024年云嶺社區集體經濟收入超118萬元。該社區建立集體經濟發展基金,與多家企業合作參與項目建設。

  云嶺鍋巴、切糕等土特產通過線上線下融合銷售模式,借助“微商城”平臺走向全國市場。云嶺鍋巴等特色農產品還登上“安徽供銷年貨大集”。

安徽涇縣云嶺鎮章渡老街航拍圖。(無人機照片)張強 攝

  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8公里外的章渡老街,正重新煥發生機。過去,這里因為吊棟閣,被稱為江南千條腿、永不倒鎮,曾為涇縣第二大商埠,繁榮了幾百年。抗戰期間又成為新四軍轉運物資的重要集散地。后因為這里水運的結束而逐步凋敝。

安徽涇縣云嶺鎮章渡老街航拍圖。(無人機照片)張強 攝

  2021年6月,上海海遠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進駐章渡老街,重新打造涇溪水鎮。“當時我們來章渡老街的時候,這里房屋倒塌、雜草叢生。我們看中的是這里有千年古鎮的底蘊,又是一個有著紅色印記的有革命故事的地方。”上海海遠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鄭美云說。

  章渡老街有新四軍總兵站、“周恩來上岸處”等紅色舊址,新建有“新四軍在章渡”紀念館,正在打造“周恩來登岸紀念園”旅游景點。

安徽涇縣云嶺鎮章渡老街航拍圖。(無人機照片)張強 攝

  鄭美云介紹,目前,該公司已完成章渡老街40多棟房屋的修繕、改造,一期已投入使用。“今年‘五一’期間,我們的客房全部滿員。”

  在宣紙故里涇縣,千年技藝亦煥發新生。中國宣紙小鎮積極轉變發展思路,從“造紙賣紙”到“以紙載文”。2024年,中國宣紙小鎮游客量達41萬人次,同比增長64%,帶動相關產業就業約850人。這里已成為中國向世界展示宣紙文化的窗口。

馬來西亞游客在中國宣紙小鎮參觀宣紙撈紙技藝。張強 攝

  游客在非遺體驗館可親手體驗撈紙、曬紙等工序;夜晚則可欣賞沉浸式新媒體互動表演《只緣身在紙山中》……如今,涇縣全域正加快推動宣紙產業與紅色文旅、節慶等跨界融合,激活古老非遺新活力;發布“紙墨古鎮·紅色記憶研學”旅游線路,將當地重要革命舊址、宣紙文化園等文旅地標串珠成鏈,使非遺探索與紅色文化巡禮緊密結合。

  今日云嶺,葉挺橋靜臥如初,葉子河水流淙淙。當年《抗敵報》上憧憬的“獨立自由幸福新中國”已成為現實。紅色記憶已融入皖南的青山綠水,在一張宣紙、一口鍋巴、一首紅歌中代代延續。


編輯:雷偉
河山新聞
移動客戶端
張家口日報官方
微信“張小全兒”
張家口新聞網
官方微博
抖音掃碼
關注@張家口NEWS
【張家口新聞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安市| 民丰县| 容城县| 开化县| 兴安县| 曲松县| 宁武县| 巫山县| 嫩江县| 郎溪县| 娄底市| 白银市| 梁山县| 姚安县| 织金县| 西乡县| 马龙县| 绥宁县| 朝阳市| 长顺县| 马鞍山市| 唐山市| 赣州市| 定远县| 区。| 蓬安县| 长岭县| 荣昌县| 定日县| 正定县| 东兴市| 内黄县| 谷城县| 连城县| 莱西市| 辛集市| 陵水| 咸宁市| 万源市| 神池县| 陕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