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無邊的太陽系、往來穿梭的宇宙飛船、災難降臨的地球……《流浪地球》的許多畫面令人印象深刻,但鮮為人知的是,這部電影的渲染工作是在新疆克拉瑪依完成的。
如果你以為克拉瑪依只是個“富得流油”的超級油田,那就錯了!克拉瑪依還是新疆唯一算力超過1萬P的城市,規模位居新疆之首、西北前列。是不是有點不可思議——
這座因石油而聞名的城市,如今正以“數字能源”雙輪驅動,它早已不是我們刻板印象中那個只有磕頭機和油井的地方了!克拉瑪依算力產業的崛起,背后藏著多少優勢和戰略考量?今天小編帶您去一起探索!
“油城”為何要做“算力中心”?
作為“共和國石油長子”,克拉瑪依曾因石油而興,但深知資源終有枯竭之日。
克拉瑪依是新疆最早提出將信息化產業作為戰略性產業的城市之一。早在20世紀90年代,它就啟動了“數字油田”建設,而石油產業的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發展,也推動了克拉瑪依整座城市乘“數”而上。
2010年,克拉瑪依建成國內首個數字油田,為數字化轉型奠定基礎。
2012年,克拉瑪依成立全疆首個云計算產業園區。
2014年,園區整體建設被列為國家重大工程。
2021年,入選自治區數字經濟示范園區。
歷經30多年的油田信息化建設和近20年的智慧城市打造,不僅奠定了發展數字經濟堅實的物質基礎、技術基礎、思想基礎和人才基礎,克拉瑪依還前瞻性地形成了以市場化、規模化、產業化思維推動數字產業發展的科學規律。
智算中心運行的主要成本是電耗,克拉瑪依的工業電價不僅比東部城市低出許多,而且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風電和光伏等綠色可再生資源。截至2024年年底,克拉瑪依市已布局新能源裝機833萬千瓦,建成470萬千瓦,建成新能源裝機規模占全市發電裝機比重超過75%,為算力產業提供穩定清潔能源;緯度較高、空氣干燥、年均氣溫偏低的克拉瑪依,也成了智算中心大批量服務器的“天然冷卻場”。
同時,作為全疆唯一成功引入一所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首批“211工程”建設高校的城市,克拉瑪依擁有完備的人才技術創新體系,數字化人才素養及儲備規模位居全疆前列。
“天然冷卻場”、低廉的綠電成本、完備的人才體系,使其成為算力企業的理想選擇。
如今,數字化浪潮中,算力作為克拉瑪依數字經濟中最核心的生產力之一,已成為繼熱力、電力之后的關鍵生產力。
石油與算力的雙向賦能
算力產業是一個資金密集型領域,硬件、能源消耗、基礎設施及人力成本居高不下,加之技術的持續迭代投入,已成為名副其實的“資本產業”。作為“石油之城”,克拉瑪依正是憑借“地下黑金”的積累,破解算力產業的高投入難題,成功打造西北算力高地。
克拉瑪依的“云端算力”,可謂是用之于油、取之于油、反哺于油。
這種“石油+算力”的融合模式,正在全方位賦能石油行業,推動能效提升、安全生產和綠色低碳發展。新疆油田(克拉瑪依油田)通過數智化技術賦能油氣勘探開發,在“云端”建設數智油藏系統,將“吃干榨凈”進行到底,不斷促進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資源鏈深度融合,推動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全力打造端牢能源飯碗的新動能、新引擎。
克拉瑪依云計算產業園區華為云服務數據中心,技術人員在機房設置服務器管理地址。崔文娟 攝
如今,在克拉瑪依油田(新疆油田),這樣的場景已成常態:中控指揮中心操作人員通過智能操控臺,10分鐘內即可發現并解決300公里外氣井的井溫異常問題。數字技術讓千里之外的實時決策成為可能,老油田由此煥發新生機。
走進克拉瑪依云計算產業園區,創新技術正將自然優勢轉化為綠色競爭力。這座城市的發展范式也在悄然轉型:從“資源輸出”轉向“技術輸出”,從“能源中心”升級為“能源數字樞紐”,構建起“硬件+軟件+服務”的完整產業生態。這種轉型不僅帶來經濟效益,更重塑了城市的發展基因。
“云端大腦” 激活多元業態
在“東數西算”國家戰略框架下,一條連接上海與克拉瑪依的算力“高速公路”已然成形。“上海數據+油城算力”的東西協作模式,正成為區域產業協同發展的典范。
克拉瑪依已建成中國移動(新疆·克拉瑪依)智算中心、華為云克拉瑪依基地等6個大型數據中心,可容納6.5萬個標準機柜,智能算力規模達17000P(相當于850萬臺高性能計算機的總計算能力),算力規模位居全疆之首、西北前列。
克拉瑪依云計算產業園克拉瑪依市碳和液冷數據中心,工程師正在進行工程試驗。閔勇 攝
在克拉瑪依云計算產業園內,算力正深度賦能傳統行業——
新疆七色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新疆畜牧云綜合服務平臺”,入選了工信部企業上云典型案例。該平臺依托算力支撐,實時監測全疆畜禽存欄量,連接1.3萬名防疫員與2000多名管理員,高效管理210萬個養殖場(戶)。目前業務已覆蓋新疆全域,并拓展至四川、云南等地。
影視領域,克拉瑪依云計算產業園區建成西北單體規模最大的影視動漫渲染(將模型數據轉化為可視化圖像的過程)基地,部署渲染節點超兩萬個,參與制作《流浪地球》《長津湖》等3000余部影視作品。
算力也讓城市更加“聰明”,它如同信息時代的“水電煤”,正深度融入克拉瑪依的城市治理與民生服務:醫療上,智能影像分析診斷與智能導診大幅減少患者無效等待時間;“立克辦”手機端App和小程序、基層服務和數字人社工“小克”讓政務服務更加便利、透明。
克拉瑪依市(區)政務服務大廳內,高效便捷的服務讓群眾排隊越來越少。非爾代維斯·熱夏提 攝
伴隨算力規模的持續擴大以及應用能力的穩步提升,克拉瑪依市成功培育出一批在行業內頗具競爭力的數字化企業。 數字絲路新疆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基層減負一張表”、紅有軟件股份有限公司“云服務管理平臺”等產品在全國多地推廣。
截至2024年底,克拉瑪依云計算產業園區已吸引180余家企業(項目)入駐,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產值從2021年的5.98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9.3億元,平均增長率保持在每年10%以上。
今年2月,DeepSeek全棧國產化政務智能平臺上線,實現“國產模型+國產算力+本地數據”全鏈條整合,克拉瑪依成為新疆首個政務智能化全棧國產化落地城市。
從“賣石油”到“賣算法”“賣服務”,克拉瑪依正在實現質的飛躍,為資源型城市轉型升級探索出充滿可能性的新路徑。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