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5日,我們迎來第三個全國生態日,今年全國生態日的主題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順應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體現著先進的生態理念和濃厚的為民情懷。
攻堅克難,我國生態環境持續向好。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入人心,形成人人、事事、時時、處處崇尚生態文明的良好社會氛圍。
擦亮藍天。全國空氣質量穩中向好,重污染天氣明顯減少。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降至29.3微克/立方米,空氣優良天數比率達87.2%。
節能降碳。截至2025年6月底,全國可再生能源裝機達到21.59億千瓦,同比增長30.6%,約占我國總裝機的59.2%;2024年全年回收利用廢鋼鐵等10種主要再生資源超過4億噸。
綠化青山。“十四五”期間累計完成國土綠化4.5億畝,治理沙化土地1.05億畝,全國森林覆蓋率超過25%。
守護碧水。2024年,全國地表水優良水質斷面比例達到90.4%,同比上升1個百分點,首次超過90%,近岸海域水質優良比例為83.7%,均提前達到“十四五”規劃目標;長江干流連續5年、黃河干流連續3年全線水質穩定保持在Ⅱ類。萬里長江、九曲黃河煥發新的活力,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景象越來越多。
新征程上,繼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需多方發力、系統施策。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更實舉措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工作。
守護綠水青山,要讓制度成為剛性的約束和不可觸碰的高壓線。要進一步完善生態補償機制,健全環境治理體系,以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保護生態環境。
堅持綠色發展,技術創新是動力。要強化創新驅動,推動綠色低碳技術重大突破,尤其是節能降碳關鍵技術。培育壯大新能源、節能環保等綠色產業,持續推動傳統產業綠色轉型。
建設美麗中國,是全體人民共同的事業。要推動全民行動,從垃圾分類、節約用水、低碳出行等生活細節做起,讓綠色生活方式蔚然成風。特別要加強青少年生態文明教育,培養新時代環保生力軍。
生態文明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站在新的歷史節點上,我們既要看到生態文明建設的顯著成效,也要更加自覺地行動起來,守護好綠水青山,為子孫后代留下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家園。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