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rame frameborder="0" src="https://v-hls.chinadaily.com.cn/player/player.html?src=//v-hls.chinadaily.com.cn/stream/607524/2daddc08-fd1f-4091-a3e3-f35df8d4884d/d397fc6a-110c-410b-9dc8-8f20f68385f1_v.m3u8&p=//img3.chinadaily.com.cn/images/202508/12/689b1e5aa3104ba1c9cb88d9.png&l=en&c=5d6488aea31099ab995dbe16&s=WS689b1e5aa3104ba1353fc7fe&d=20250812185828&t=%E4%BA%8B%E4%BA%8B%E5%85%B3%E5%BF%83+%7C+%E4%B8%AD%E5%9B%BD%E5%AE%88%E6%8A%A4%E7%BB%98%E5%B0%B1%E2%80%9C%E8%B1%A1%E2%80%9D%E5%BE%80%E5%AE%B6%E5%9B%AD"></iframe>
8月12日是第十四個世界大象日,今年的主題“象往家園 中國守護”聚焦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目前,地球上現存的大象種類僅剩三種,亞洲象是我國境內唯一分布的大象物種。我國亞洲象主要棲息于云南西雙版納、普洱、臨滄等地。11個自然保護區、總面積超750萬畝,為亞洲象織就“守護網”,筑牢安穩的家園。
從20世紀80年代的180頭,到如今的300多頭,云南野生亞洲象種群數量穩步增長。曾經北上南歸引起全球矚目的野象明星“短鼻家族”,4年間新增4頭健康小象,家族“人丁興旺”。
增長的背后,是扎實的保護實踐。2萬余畝適宜棲息地修復建設,讓象群覓食更從容;“亞洲象國家保護研究中心”為保護實踐提供科學思路與技術支撐;“云南省亞洲象監測預警”讓村民隨時“知象避象”;亞洲象保護地方標準出臺,更提升了亞洲象保護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守護大象,是守護生態平衡,更是守護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未來。從雨林到村寨,中國用行動書寫著“象往家園”的溫暖篇章,也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著鮮活樣本。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