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家級非遺楊柳青年畫煥發新生命力,到天開高教科創園的科創實踐,再到五大道保留的歷史風貌……天津憑借科技與文化精心勾勒出一幅“和合共生”的壯麗城市畫卷。
科技無疑是推動天津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2023年5月開園的天開高教科創園,短短兩年內注冊企業超3500家,成為京津冀科創新高地。這里匯聚了天津56所高校、29家全國重點實驗室的智慧與力量,成為科技成果轉化的“超級加速器”。腦機交互、超級計算機等前沿技術快速發展,有力印證了天津在科技創新領域的雄厚實力。
科技創新深度融入城市治理的方方面面。五大道改造中拆除圍墻、轉化低效空間為城市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文化是天津這座城市最深沉、最厚重的底色。漫步于改造后的民園1920街區,仿佛穿越時空。百年磚雕重見天日,老磚瓦與現代設施相得益彰,交相輝映;飛線入地,讓天空更加清爽;公廁開放,為居民提供便利;樓道翻新,讓居住環境更加溫馨……天津城市建設不僅完好保留了珍貴的歷史風貌,更通過“微更新”計劃,切實改善了居民的生活品質。
開放包容、求實創新,獨特的區位優勢孕育了天津的城市個性和品格。博物館里,鎮館之寶靜靜訴說著城市的悠悠記憶;名人故居中,微話劇讓歷史人物“鮮活”地呈現在觀眾眼前;楊柳青古鎮,AI技術讓年畫娃娃展開跨越時空的對話。這些別出心裁的創新表達,畫龍點睛般讓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全新生機。
當“何以中國·和合共生”網絡主題活動啟動儀式在古文化街舉行,“美美與共”的精彩節目讓人流連忘返,沉醉于這一文化盛宴之中。外國友人用相聲這一獨特的藝術形式,講述著他們在天津的精彩故事;在《九河謠》的動人表演里,傳統藝術與現代音樂激情碰撞,綻放出全新的藝術火花。這種文化的交融,詮釋了“和合共生”的深刻內涵。
當海河的燈火溫柔映照出城市的輪廓,這座兼具傳統韻味與現代風采的城市,正以自信滿滿的姿態,迎接世界的目光。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