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親自部署實施文化大省建設“八項工程”。本端推出“習近平在浙江的文化故事”,讓我們循跡溯源,感悟偉大思想蘊含的科學真理價值、強大精神力量、博大文化情懷。
21世紀初,浙江有些農村流傳一句話:“千年不聽鑼鼓響,萬年才見戲開場。”農民精神文化生活貧乏現象凸顯。
2005年6月,在全省宣傳文化系統調研座談會上,習近平逐一列舉看到的問題:不少農村文化陣地缺設施、缺經費、缺人才、缺內容,一些偏遠農村甚至無法收聽收看廣播電視節目……
這次座談會后,“錢江浪花”藝術團成立了。52歲的陸湘漢奉命開出文藝大篷車,為基層群眾送演出。
“‘錢江浪花’,名字是習書記定的。他還設了目標,五年之內,藝術團要走遍全省鄉鎮。”陸湘漢回憶說。
在省委支持下,全省文藝院團紛紛響應,當家臺柱子、梅花獎名角和七藝節精品,都到“大篷車”上亮相,在百姓家門口演出,村民們喜出望外。
龍洋鄉的故事打動了我們——
一次,“大篷車”開赴遂昌縣龍洋鄉。快到時,遇到山體塌方,車過不去,演出要取消了。演員們給村里打電話。
村民們一聽就急了,掛了電話,拿上繩子、扁擔,跳上手扶拖拉機,很快趕到了。
大家二話不說,扛起道具,挑著設備,翻山越嶺,奔向村里。還有一個孕婦,大著個肚子,拿起演員的服裝包就往村里走。
村口,男女老少等在寒風里,備好了熱茶、面條、黃粿糕。演員們感動了。兩個多小時的演出,他們亮出“十八般武藝”,喝彩聲不斷,村民的巴掌拍得通紅……
這是一場雙向的奔赴——村民們得到了文化的食糧,文化從農村得到了豐富的滋養。
像這樣“用肩膀抬來的演出”,習近平批示肯定:特色鮮明,形式多樣,貼近基層,富有實效。
“那天我到省行政中心拿批示。剛要走,工作人員說習書記在等我……”陸湘漢有些激動。
辦公室里,習近平用力握住陸湘漢的手:“感謝你們為農民做了很多好事!希望你們認真總結,不斷完善,把更多的精彩節目送到農村。”
這次見面,讓陸湘漢干勁兒更足了,下鄉的腳步更勤了。20年間,“錢江浪花”送演出5000多場,吸引觀眾1000多萬人次……
“錢江浪花”前浪帶后浪——20年來,農家書屋、文化禮堂、鄉村博物館……如雨后春筍,讓村民“放下筷子就想去”,還引得無數城里人慕名而來。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