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8月5日電(記者董小紅、陳地)第12屆世界運動會將于7日在成都開幕。目前,包括成都體育學院場館中心在內的27個競賽場館(場地)均已準備就緒,并把節儉要求落實到每一個細節中。
在場館建設方面,成都世運會堅持“能改不建”,27個競賽場館(場地)均為改建或者臨建。在改造過程中,成都還統籌賽事需要和賽后利用,全部采用綠色環保建材和可循環利用材料,采取裝配式、標準化建設模式,集約安裝。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世運會設置的15個室外場地或依托于戶外公園、公開水域等改建臨設,或設在草地、沙灘等自然場地,將運動賽事與公園城市有機融合。
以成都桂溪生態公園為例,秉持“能借不租、能租不買”的改建方式,公園草地上“長”出了帳篷和看臺,用于承辦擲準飛盤項目的比賽。賽后,相關裝置和設備也將及時拆除,讓公園恢復如初。
資料圖:人們在成都高新區桂溪生態公園騎行 。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
成都世運會設置34個大項、60個分項,256個小項,既有武術、龍舟、地擲球等極具歷史文化底蘊的傳統項目,也有跑酷、飛盤、無人機競速等洋溢青春活力的新興項目,邀約世界共同感受“運動無限,氣象萬千”。
成都世運會期間,位于成都東部新區的成都體育學院場館中心將承擔飛盤(團隊)、地擲球、潛水和救生4個大項的比賽。
走進成都體育學院場館中心,一個個用心的細節,也讓人感受到成都世運會的綠色低碳理念。堅持“一館一策”精打細算,進入成都體育學院場館中心的游泳館,藍色的水面令人心曠神怡,藍白色調的座椅則明朗清麗……
“能借不租、能租不買。”成都體育學院場館中心執行副主任蘭仁欽介紹,場館大型設備如UPS(不間斷電源)、場地擴聲系統、棚房、帳篷、電纜等均采用租賃方式解決,不僅大幅降低了資金投入,更有效減少了建材生產與長途運輸產生的碳排放。
“同時,我們通過空間靈活轉換,方便場館在賽后可持續利用。”蘭仁欽說,場館在空間設計上大量采用可折疊、易轉換的設施,如折疊式桌椅等,極大提升了場館利用的兼容性和效率。賽事中使用的LED屏幕、專業燈光系統等,在成都世運會結束后將直接服務于學校日常體育教學,實現“一次投入、長期受益”,延續場館的價值。
本屆世運會中,四川省體育館將承辦泰拳和自由搏擊的比賽。四川省體育館業務科副科長譚冰瀟說:“在節儉辦賽方面,我們積極利用2024年(國際乒聯)混合團體世界杯使用的臨建設施,減少新搭建板房數量,達到節約辦賽的目的,臨建利用舊設施面積近500平方米。”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