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消費工作需要進一步精耕細作,尤其需要聚焦制度創新與環境優化。一是加快智慧服務升級,二是加強綠色創新,三是進一步加強區域協同機制,四是加快國際規則對接。
今年4月,商務部等6部門在海南消博會期間聯合啟動的“購在中國”系列活動,通過“政策組合拳”與“場景新敘事”的雙輪驅動,為經濟回升注入強勁動能。活動開展3個月以來,通過政策協同與業態創新的雙重驅動,不僅有效釋放內需潛力,更在優化消費環境、提升國際吸引力方面進展良好,為消費提質升級提供了眾多鮮活樣本。
“購在中國”的核心突破在于政策工具的系統性整合。活動依托“政策+活動”雙輪驅動機制,將離境退稅優化、消費品以舊換新等宏觀政策轉化為區域實踐。商務部數據顯示,2025年“五一”假期期間,全國重點監測的50個步行街、商圈客流量同比增長6.4%,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長8.2%,印證了政策對消費信心的提振效應。
隨著政策紅利持續釋放,各地因地制宜出臺配套措施,有效打通了從政策設計到消費行為的轉換路徑,形成了“上接天線、下接地氣”的全鏈條促消費格局。活動一改傳統促銷模式,轉向商旅文體健深度融合的場景創新。這種創新重構了消費的價值鏈——從商品功能滿足轉向情感共鳴與生活方式革新。有研究機構指出,跨界融合模式推動消費結構從實物型向服務型躍遷。
從活動實施效果看,在政策與創新的共振下,實現了內需提振與環境優化的多重受益。一方面,內需引擎鞏固。以舊換新政策帶動大宗消費顯著增長,形成消費升級的長效機制;另一方面,國際樞紐逐漸成型。離境退稅商店超千家、多語種服務等“軟基建”建設,使中國從“世界工廠”蛻變為全球消費要素配置的“超級接口”。“中國游”“中國購”持續升溫。國家稅務總局數據顯示,上半年離境退稅銷售額同比增長94.6%。此外,推動產業生態重構。首發經濟推動國貨與國際品牌雙向流通,既成為國際精品的試金石,又充當本土創新的孵化器,實現國內國際市場深度共鳴。
不過也要看到,我國提振內需仍有需要完善的地方。一方面,存在業態同質化現象。目前,多地文旅集市、不夜街區布局趨同。需通過“一城一品”策略進一步挖掘特色資源。另一方面,綠色消費融合不足。數字技術提升了流通效率,但對綠色消費引導力仍存短板。可借鑒國外經驗建立低碳商品標識,通過碳排放可視化等辦法將環保理念更好轉化為消費動能。
接下來,促消費工作需要進一步精耕細作,尤其需要聚焦制度創新與環境優化。一是加快智慧服務升級。可推動跨境消費服務平臺建設,集成離境退稅、外幣兌換等一站式服務,同步將AR導覽、虛擬體驗嵌入消費場景。二是加強綠色創新。通過建立“碳積分”相關系統,將環保行為轉化為公共服務權益,形成市場化的可持續消費激勵。三是進一步加強區域協同機制,破除地域壁壘,激活集群效應。四是加快國際規則對接。如加快試點數據跨境流動、知識產權保護等制度型開放,強化全球消費資源配置能力。
“購在中國”的探索,體現出以政策創新破除機制梗阻、以場景創新拓展消費邊界的高質量發展思路。當前政策賦能與市場響應的良性循環正在形成,也將為消費升級轉化為經濟內生增長提供持久動能。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