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燕山高,蕭蕭易水寒。英雄五壯士,威震狼牙山。”84年前,八路軍5名戰士為掩護群眾和部隊主力轉移,在狼牙山頂棋盤陀縱身一躍,用生命詮釋了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84年來,他們的精神在一支英雄連隊中薪火相傳——他們就是陸軍第74集團軍某旅“狼牙山五壯士連”。
每天晚上,連隊樓前都會響起五次鏗鏘有力的答“到”聲,點名先點“五壯士”,這是官兵們堅持了84年的光榮傳統。
1941年9月23日,日偽軍3500余人圍攻河北易縣狼牙山,晉察冀軍區一分區一團七連奉命掩護群眾和部隊主力轉移,為給大部隊爭取時間,二排六班的5名戰士——班長馬寶玉、副班長葛振林和戰士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邊打邊撤,將敵人逐步引向狼牙山頂棋盤陀,直至打完最后一顆子彈,縱身跳下懸崖。
陸軍第74集團軍“狼牙山五壯士連” 胡宇杰:狼牙山戰斗后,班長馬寶玉、戰士胡德林、胡福才壯烈犧牲,副班長葛振林、戰士宋學義負傷被救。1941年10月18日,晉察冀軍區頒布訓令,要求全區部隊共同學習“狼牙山五壯士”英勇堅決的戰斗精神,從此,連隊被譽為“狼牙山五壯士連”。
在“狼牙山五壯士連”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凡是在上級比武考核中拔得頭籌的,就可以在“金牌林”里種下一棵屬于自己的金牌樹,能在“金牌林”種樹、掛牌,成了一代代連隊官兵練兵備戰的不竭動力。六班現任班長吳文俊是連隊目前掛牌最多的官兵,他的樹上一共掛了5塊金牌。
陸軍第74集團軍“狼牙山五壯士連” 吳文俊:英雄連隊的兵,就要有英雄的樣子!作為新時代“狼牙山五壯士”傳人,不僅要把紅色基因刻在骨子里,更要不斷轉化為實際行動,扎實刻苦訓練,提升打贏本領,才能不負先輩重托,真正捍衛榮譽、續寫榮光。
視死如歸、寧死不屈是“狼牙山五壯士連”的特有精神。如今的“狼牙山五壯士連”,在傳承好這種精神的同時,也在新時代、新征程上不斷開拓奮進。
近年來,連隊出色完成跨區演習、出國聯演聯訓等重大任務,參與機降戰斗、步兵特戰化等試點探索;連續30年被軍以上單位表彰為“基層建設標兵單位”“踐行強軍目標先進單位”,連隊黨支部多次被上級表彰為“先進基層黨組織”,2024年連隊榮立集體二等功。
陸軍第74集團軍“狼牙山五壯士連” 喬彥霈:一代代“狼牙山五壯士連”官兵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錚錚誓言,歷史的接力棒交到我們這代人手中,我們必須傳承紅色基因、賡續英雄血脈、緊盯未來戰場、苦練勝戰本領,讓“狼牙山五壯士”精神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戰斗力,在強軍興軍征程上續寫新的榮光。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