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8月3日電 題:香港營商優勢何以穩步提升?
中新社記者 香盧平
7月30日,香港特區政府發表新一份《香港營商環境報告》,以大量數據及客觀事實全方位地向外界介紹香港開放、安全、穩定、高效和國際化的營商環境,也展現過去數年間香港在吸引資金流入、企業和人才匯聚等方面的累累碩果。
7月30日,香港特區政府發布《香港營商環境報告》。圖為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中)等出席報告發布記者會。 中新社記者 李志華 攝
上一份《香港營商環境報告》發布于2021年。4年后的香港,持續展露向好、充滿魅力的新面貌,以及龐大機遇。新一份營商環境報告引述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發表的《2025年世界投資報告》指出,2024年香港外來直接投資流入金額高達1260億美元,排名上升至全球第三位,僅次于美國和新加坡;今年5月,三家評級機構——惠譽、標普及穆迪均一致給予香港“穩定”的評級展望;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1月發表的評估報告中再次肯定香港作為主要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上述數據充分說明,國際社會對香港的營商環境高度認可,國際企業仍然視香港為投資“熱土”。
圖為2019年9月拍攝的香港維多利亞港資料圖片。 中新社記者 李志華 攝
香港何以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從激烈的區域競爭中脫穎而出?筆者認為這離不開三大因素。
其一,穩定的政治環境。香港國安法和《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的實施不僅保障了市民大眾的權利和自由,讓香港成為更能吸引國際資金和投資的安全港,也讓香港在“一國兩制”下擁有的法治、稅制、金融體系及國際網絡等優勢得以全面釋放,為經濟蓬勃發展保駕護航。
其二,有為政府積極求變。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帶領特區政府“以結果為目標”,提出一系列刺激經濟增長、支援企業、為優勢產業創造發展機會的措施。同時,特區政府管治團隊充分利用香港在“一國兩制”下內聯外通的獨特優勢,一方面積極對接國家發展戰略的“大格局”,另一方面則頻繁訪問海外地區,開拓東盟、中東等新市場,令香港“超級聯系人”和“超級增值人”的功能持續強化。
其三,香港業界自強不息。過去多年來,社會各界把握市場變化,努力推陳出新,以創新帶來經濟發展增量。以旅游業為例,面對旅客旅游習慣改變,相關業界齊心推動“盛事經濟”,落實“無處不旅游”理念,開發旅游新產品,為旅客提供更多元的旅游體驗,令旅游業復蘇勢頭強勁。
正如李家超所言,“香港人有韌力、有方法,加上國家對香港的全力支持和愛護,只要求進求變,就能發展得更好。”縱然面對經濟轉型期,相信只要特區政府與各界用好“一國兩制”優勢,香港必定可以取得新突破,開創發展新局面。(完)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