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日報記者 楊 旭
7月27日,雨后初霽。順平縣臺魚鄉望蕊桃現代產業園內,晶瑩的水珠還懸在桃葉尖梢,飽滿如脂的果實已密密匝匝壓彎了枝頭。田間地頭,供銷社的助農主播們正托起一枚枚紅艷欲滴的鮮桃,對著鏡頭熱情推介;一旁,訂單提示音此起彼伏,奏響著豐收季的“數字交響”。
“眼下久保桃正大量上市,畝產穩穩當當三四噸!” 臺魚鄉桃產業協會會長張國橋環顧滿園累累碩果,笑意在眼角眉梢流淌,“這枝頭上掛著的,何止是桃子?分明是鄉親們沉甸甸的生活盼頭,是越來越甜的好日子!”
以南臺魚村三千余畝核心桃園為引擎,望蕊桃現代產業園輻射帶動周邊七八個村莊,共同織就了1.5萬余畝的甜蜜版圖。“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統一技術規程,從種到銷全程護航。農資、技術、銷路,合作社包攬;農戶只管專心侍弄桃樹,省心省力,自然干勁沖天!”南臺魚村黨支部書記張翼飛語氣里透著十足底氣。
順平與桃的淵源,可追溯至清雍正年間,三百年匠心傳承,鑄就“中國桃鄉”金字招牌。如今,全縣桃樹種植面積已達14.5萬畝,惠及7200戶、25000名桃農。每年六月至十月,約21.8萬噸的甜蜜饋贈從枝頭涌向市場,創造產值約7.6億元。近年來,順平縣更以一項計劃、一套班子、一套規劃、一套政策的“四個一”機制精準發力,深挖“桃經濟”的無限潛能。
為緊貼市場脈搏,順平精心構建完備的種植體系:露地栽培布局早、中、晚熟系列品種,如雨花露、早艷、大京紅;設施大棚則孕育著油桃、毛桃家族,實現“四季鮮桃不斷檔”。傳統“明星”大京紅、大久保,以碩大個頭、濃郁風味、艷麗色澤俘獲人心;新貴春美、瑞光美玉等優新品種的引進,更豐富了消費者的舌尖選擇。目前,全縣桃子畝產穩定在2.5噸左右,畝均效益約1.2萬元,昔日桃園,已然蝶變為農民增收致富的“黃金園”。
品牌化與轉型發展是順平桃產業騰飛的雙翼。從追求規模到雕琢品質,從單一毛桃到多元品種競秀,從零星種植到集群發展,從路邊批發到線上線下融合共振,從籍籍無名到“順富牌”聲名鵲起……順平桃產業煥發出前所未有活力。榮譽接踵而至:“全國科技興林示范縣”實至名歸,1.2萬畝桃園獲得綠色認證,“順平桃”作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榮登國宴殿堂,更在京津冀果品擂臺賽上屢屢摘金奪銀。
“桃”字招牌,不僅響在舌尖,更延伸至文旅體驗。連續21屆桃花節,讓萬頃灼灼花海驚艷“出圈”;望蕊山莊、佛光寺串聯成詩意觀光環線;采摘鮮果、入住民宿、品嘗農家菜的田園之旅,持續為“桃花經濟”加溫。“三月醉花海,七月采仙桃”——已成為順平縣叫得響、立得住的文旅金名片。
盛夏的桃園,每一片忙碌的枝葉都寫滿期待。順平,正將三百年“桃鄉”的悠長故事,精心釀造成“富鄉”的醉人瓊漿,讓甜蜜的事業,滋養更加甜美的生活。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